【秋水长天·中国生态地图】
开栏的话
秋水长天,又是一年收获时节。一年来,各部门各地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明确主体功能、加强生态治理、进行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文明,描画出一幅幅山清水秀的中国生态地图。今日起,本报开设《秋水长天·中国生态地图》专栏,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本遵循,分“绿色屏障”“森林城市”“水美中国”“绿色矿山”“国家公园”等专题,对各地生态治理成效和生态文明风貌进行图文并茂的报道。
地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青海,担负着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在刚刚结束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竣工和验收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最新评估显示,三江源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提升,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水资源量增加84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了560个西湖。这项工程自2005年启动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5.39亿元。与2004年相比,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河流年均向下游多输出58亿立方米的优质水,为三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是青海省生态建设领域的一号工程,是支撑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工程历时10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一期工程实施的10年,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林草生态系统水资源涵养量增加28.4亿立方米,黄河源头再现“千湖美景”。与2004年相比,三江源区草原植被盖度平均增加11.6%,产草量提高30%。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3.2%提高到4.8%,黑土滩治理区植被盖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8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雪豹、白唇鹿、藏野驴、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素有“雪域精灵”之称的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植物种群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也得到有效保护,反映了三江源作为世界高原动植物资源库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十多年来,青海省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发展生态畜牧业、旅游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措施,使得农牧民收入显著增加,2015年三江源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565元,年均增长12.4%。目前,随着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绿色发展等一批强牧惠牧富民政策的落实,牧民群众从传统的游牧方式开始向定居半定居转变,由单一的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由粗放畜牧业生产向生态畜牧业转变,促进农牧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进一步增进藏区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青海省还实施了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10年时间,已实现从单一的抗旱型增雨作业向水库增蓄型和生态环境改善型的拓展。气象部门自2006年开始,在每年3—9月期间,连续10年开展以开发空中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区域内降水量为目的的三江源飞机人工增雨和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据统计,2006年至2015年,共增加降水531.64亿立方米,仅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增加黄河径流量就有77.71亿立方米。作业面积已由最初的5万平方公里扩大至近55万平方公里。
2014年1月,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规划范围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21个县158个乡镇1214个行政村,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6%。主要建设内容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支撑配套两大类24项工程,估算总投资160.57亿元。截至目前,国家下达三江源二期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15亿元,青海省财政垫资3亿元,实施了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黑土滩治理、封山育林等项目,目前各项实施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本报记者 刘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