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17日 星期六

    四川:以改革释放“人才红利”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海磬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17日 06版)

        【人才聚焦】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政策壁垒和制度藩篱,以“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吸引英才助力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大胆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汇聚天下英才助力发展。

     

        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体系。制定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及工作待遇“11条政策”,分类实施省“千人计划”“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四川计划”“企业博士聚集计划”等重大引才工程,近5年留学回国人员数量每年呈30%以上递增,其中227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七。

     

        开辟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扩大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口岸和境内申请办理R字签证的范围,完善外国人就业向永久居留转化的途径,为外籍人士出入境及居留、申请永居证提供便利,每年引进2000余名急需紧缺专业的外籍专家来川服务。

     

        构建省校省院省企战略合作格局。依托清华、人大、同济、中科院、工程院、中智公司等战略合作单位,促成清华新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人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同济西部创业谷等一批产学研项目落户四川。连续两年举办四川与北京高校、四川与上海高校活动周,引进674名选调生和1700名紧缺专业人才来川工作。

     

        探索新路培育优才

     

        一直以来,四川大力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突出抓好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以经营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家为重点,遴选首批513名培养对象,投入财政资金1200万元,构建“党性教育+专业培训+对标学习+交流合作+实践锻炼”的培养模式,着力造就新一代“川商”。

     

        改进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方式。采取“人才+项目+团队”方式,每年遴选支持500名科技创新创业苗子、60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0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和30个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开展创新研究,梯次培养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围绕军民融合、清洁能源、信息安全、智能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举办8期“重点产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研讨班”,组织1500余名重点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服务企业、产学研联盟和行业管理服务部门负责人开展研讨,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新路。

     

        简政放权优化环境

     

        四川还通过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推进人才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建立中国成都人力资源产业园,以成德绵为中心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探索政府购买人力资源服务新机制。完善人才工作统计年报制度,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指南、全省人才资源统计报告白皮书、全省人才发展蓝皮书,促进人才供需对接。

     

        分类建设“人才特区”。出台专门政策,支持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天府新区建设创新驱动人才示范区;整合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组建1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111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地方和园区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探索人才管理改革新模式,更好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  (本报记者 王海磬)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