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耸古今 星光耀中西——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
这是青春版《牡丹亭》第四次来到北大。
11年前,青春版《牡丹亭》正是从这里走向全国:2005、2006年,在台湾作家白先勇和北大资深教授叶朗的策划下,青春版《牡丹亭》受到热捧,排队购票者络绎不绝。“站在2016年往回看,我们会发现,昆曲在校园的传承与传播,对于昆曲的发展至为重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北大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均说。
11年来,昆曲演出在各地的上座率,由以前“台下的观众比台上的演员还少”“座中皆白发”,变为如今的“一票难求”“座中多黑发”。蓦然回首,正如青春版《牡丹亭》中的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花似人心向好处牵”
“这么美的东西,我想带给更多的人看看。”抱着这样的初衷,白先勇从演员挑起,到创意、编排、磨合,再到世界各地巡演280多场的不断成熟,青春版《牡丹亭》一晃走过了12年。
2009年,青春版《牡丹亭》第三次走进北大,同时举办了昆曲文化周。一时间,昆曲热铺天盖地,两句北大学生创造的“金句”引用至今:“宁愿醉死在牡丹亭里”“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青春版《牡丹亭》的,一种是没看过青春版《牡丹亭》的”——学生对《牡丹亭》的喜爱可见一斑。
“花似人心向好处牵”,这是《牡丹亭》“寻梦”一段的唱词,美好的事物总是引人向往。
此后不久,“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启动,开设了《经典昆曲欣赏》公选课,后来又成了通选课。
《经典昆曲欣赏》课的创设,对“昆曲在北大扎下根来”助力不小。“我们的课延请海内外顶级昆曲艺术家及著名学者开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昆曲之美。课程包括昆曲历史与文化、昆曲表演艺术和《牡丹亭》,此外还有大师工作坊、折子戏文本细读等。课程之外,每年大概有三四场昆曲配套演出。”陈均说。
2013年,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成立,除继续承担《经典昆曲欣赏》课外,还组织了“昆曲大师清唱会”“戏曲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同好共同交流。9月13日,“青春版《牡丹亭》重返北大”当天,学校专门举行了“时代变动中的昆曲美学:青春版《牡丹亭》圆桌论坛”的沙龙,邀请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著名戏曲学者傅谨等一起探讨《牡丹亭》的美学意义。
“月落重生灯再红”
北京大学与昆曲,渊源甚早、甚深。
北大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施以昆曲教育的大学之一。蔡元培先后聘吴梅、赵子敬、陈万里为师,每周皆有固定拍曲场所和拍曲时间。因为北大师生提倡昆曲,功劳尤大,当时北京有“昆曲复兴”之说。
20世纪90年代之后,北京大学京昆社成立,由北方昆曲剧院老生演员张卫东先生义务教曲13载,不仅培养了一批昆曲爱好者,而且定期学曲串戏。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曾担任北京昆曲研习社主委,并在北大校内组织定期拍曲。
但在那时,京昆社名气虽大,发展却不稳定,影响范围还限于爱好者。
变化开始了,昆曲“止跌回升”。唯美的青春版《牡丹亭》使不少学生爱上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极能引发我的情感共鸣。”北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易丹是昆曲的爱好者,也是京昆社成员,昆曲的美常常让她落泪。
从开初不到100人选修到现在的300人、除了学生还有众多旁听者,《经典昆曲欣赏》课被学生称作北大“最火公选课”。如今,这门课已不仅仅是一门北大通选课,几年来它成了北京地区昆曲活动的重心之一。
“月落重生灯再红。”昆曲在北京大学的这11年巨大变化,传递出的是昆曲回春讯息,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被认识、继而传承创新的强烈信号。
(本报北京9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王庆环 本报通讯员 康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