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16日 星期五

    小饼如月

    作者:卢恩俊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16日 08版)
    月下把杯图页 马远/作

        【百物谈趣】 

     

        “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烧罗罗出釜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清代祁启萼的《月饼》诗,将月饼喻为一轮缩小的月亮,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寓意。而最早将圆饼和月亮联系到一块吟咏的,似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应将胡饼邀蟾蜍”。人们把胡饼与酥点结合起来,就成了早期的月饼。

     

        读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唐代东西两京都有制作胡饼者,白居易也让家中的厨师学着“辅兴”(专做胡麻饼的名铺)做了一些,然后寄给友人。由此可看出,至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期,月饼就已经在民间流行了。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吃月饼就像吃圆圆的月亮一样。诗中的饴(麦芽糖)和酥(酥油)两者相拌,相当于现在的月饼馅。苏东坡饮酒品饼之余,借饼抒情。诗中的“小饼”当时俗称“月团”。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才首次提到“月饼”。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亦有关于“月饼”的记述。宋时八月十五夜,城中人家,摆放月饼、瓜果,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神保佑。当时男子拜月一般是求得“早步蟾宫,高攀仙桂”,而女子拜月则主要是希望“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对此习俗,有诗调笑,“时人莫讶登科早,只为嫦娥爱少年。”而宋代笔记体小说《醉翁谈录》对此也有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

     

        传说朱元璋在月饼中夹带纸条,约定八月十五夜统一起义,推翻元朝统治。也许因为这个“齐民心”的事件,自那时起,吃月饼的习俗更为普遍了。明沈榜《宛署杂记》中有“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之语;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中亦有“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的说法;清代的《燕京岁时记》又有“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师第一……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知道,明清是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最盛的时期。

     

        “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这首清代竹枝词道出了那时月饼赠送风俗的普遍流行。清袁学澜的《吴郡岁华纪丽》十二卷,其中有一幅展示苏州一带的风俗图,图中《咏月饼》诗曰:“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幅诗画详尽描绘了月饼的制作、蒸煮乃至馈赠亲朋等一系列活动,甚是精彩有趣。明彭蕴章《幽州土风俗》中有诗曰:“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嫩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何止“嫦娥奔月”,还有吴刚折桂、玉兔捣药、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美丽动人的神话图案,都被心灵手巧的制饼师印制在月饼上,将月亮文化演绎到了极致,伴随着美味的月饼流传后世。

     

        月饼,一轮圆圆的节日符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月亮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及节日风俗的演变和延伸,成为中华民族实现团圆夙愿的象征,憧憬美好生活的见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