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15日 星期四

    西方古典身体史研究与历史书写

    作者:裔昭印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15日 08版)
    罗宾·奥斯邦的《古典希腊身体的历史书写》
    雕塑是古典身体史研究者的重要资料,图为收藏于卢浮宫的雕塑《珍妮特斯克的维纳斯》。

        【前沿动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身体史研究的勃兴,对身体的研究也成为古希腊罗马史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古典学者出版了许多相关的著作和论文。本文拟对西方古典身体史研究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部分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英国古典学者罗宾·奥斯邦的《古典希腊身体的历史书写》一书做一介绍,以就教于方家。

     

        一

     

        西方古典身体史研究的兴起是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它的繁荣与新文化史的发展、妇女史和性史的勃兴,以及福柯等人学术研究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20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向:一是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新史学(又称社会史)的兴起,二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新文化史(又称社会文化史)的勃兴。新史学倡导总体史研究,是一种面向问题的分析性史学,并致力于拓宽历史研究的范围与领域。新文化史则开始了史学的文化或者语言学转向,身体史是新文化史考察的对象之一,西方古典身体史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当代史学革新影响下兴起的西方妇女史和性史研究也对古典身体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20世纪60、70年代,在第二次女权运动和新史学思潮的推动下,西方妇女史研究异军突起、蓬勃发展。作为西方妇女史源头的古希腊罗马妇女史也受到了古典史家的重视,西方古典妇女史家在研究古典世界妇女状况时,往往也把她们的身体史以及从中反映的性别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1975年,美国古典学者波梅罗依在其开拓性的著作《女神、妓女、妻子和奴隶》中,阐述了古希腊罗马女性的性经验,提到了强奸、通奸、妓女和男性化的女子等问题。1995年,英国古典学者布伦德尔在其撰写的专著《古希腊的妇女》中,专设一章探讨女性的身体问题。西方古典妇女史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古希腊罗马妇女有关性和身体方面的探讨,激发了古典学者对研究古希腊罗马性文化和身体的热情,促进了古典身体史的发展。

     

        20世纪60—80年代,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陆续出版了《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性史》等著作,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权力与身体之间的联系,阐述了权力对身体的控制、规训和塑造。在其名著《性史》中,福柯依据丰富的古典资料,并参考了英国古典学者多弗等当代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深入考察了性与权力、性与家政、性与爱情、性与婚姻、性与道德、性与身体和同性恋等多方面的问题,探讨了人类性实践与性别差异背后的文化机制与权力关系。这些著作对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西方古典身体史研究的深入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

     

        蓬勃发展的西方古典身体史内容丰富,其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研究对象也十分广泛,以下仅列举几类做一简要介绍:

     

        第一,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身体的理论研究与概述。近30年来,在古典妇女史和性史研究的推动下,西方古典学者开始注重对男女两性身体,尤其是女性身体的研究。1988年,美国学者佩奇·杜波伊斯出版了《播种身体:精神分析与女性的古代表述》一书,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作者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考察了古希腊人对女性身体诸如“田地”“犁沟”“石头”“炉灶”和“写字板”等不同的比喻和表述,分析了这些表述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2010年,鲍威尔和霍金森主编的论文集《斯巴达:身体政治》一书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身体与斯巴达政治的关系。2013年,英国学者林·福克斯霍尔出版了《研究古典时代的社会性别》一书,论述了社会性别对于古希腊罗马人的家庭、财富、宗教等生活领域的影响。

     

        第二,从文化和文学的视角对身体器官的研究。1999年,美国学者埃米·里克林在论文《西塞罗的头》中,聚焦西塞罗被杀头的事件,解释了“头”在古罗马政治文化和历史记忆中的含义。2005年,美国学者丹尼尔·莱文在论文《她可爱的脚步,古希腊脚的情欲》中,依据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料和岩石上的铭文、涂鸦、陶瓶的形状等图像资料,考察了从荷马到基督教的兴起,脚在情爱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三,从医学的视角对身体和身体观的研究。医学,尤其是医学社会史与西方古典身体史研究有着密切联系。1994年,英国古典学者莱斯莉·安·迪安琼斯在其著作《古典希腊科学中的女性身体》中,对以往古典史家很少涉及的医学与女性身体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同年,伊莱恩·范瑟姆等美国古典学家合作出版了《古典世界的妇女》一书。在该书的第六章中,作者们依据希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盖伦等人的医学论述,分析了古希腊罗马人的两性身体观。

     

        第四,从艺术的视角对身体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在西方古典身体史研究中,视觉艺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雕塑、浮雕、陶瓶画、壁画、服饰都成为古典身体史研究者的资料,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美国学者马修·罗勒依据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罗马的墓葬纪念碑、庞贝的壁画等视觉艺术资料,于2006年出版了专著《古罗马的用餐姿势:身体、价值和地位》。在该书中,作者考察了古罗马男人、女人和孩子在宴会中的躺、坐、站三种身体姿势,探讨了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价值与特点。2013年,英国古典艺术史家迈克尔·斯夸尔出版了《身体的艺术:古代和它的遗产》一书,从男性裸体、女性裸体、政治上的裸体、神的身体等不同侧面论述了古典和现代身体表现之间的关系。2015年,米雷耶·李在其专著《古希腊的身体、服装和身份》中根据丰富多样的古代资料,重构了古希腊人穿在身体上的衣服的社会文化含义。

     

        第五,从宗教的视角对身体和性经验的研究。西方古典世界传统的多神教和早期基督教对古希腊罗马人的性习俗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1988年,美国古典晚期历史学家彼得·布朗出版了《身体与社会:男人、女人与早期基督教的性克制》一书。作者运用丰富的古代原始资料考察了公元1世纪至5世纪罗马世界早期基督徒的婚姻与性实践状况,重点研究了他们摒弃性欲、坚持独身和保持童贞的做法,说明当时人们的身体承载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该书在西方古代宗教与身体的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意义,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修改后于2008年再次出版。

     

        此外,古典学者还从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哭泣、微笑、害羞等表情进行了身体语言的研究,出版了不少相关的论著。

     

        总的说来,西方古典学者对于身体史的研究具有跨学科、多视角和多方法的特点。社会性别的理论被普遍运用于不同类型的身体史研究之中,语言学、文学、医学、艺术学、考古学等不同领域的理论、方法、成果和资料都被运用到西方身体史的研究之中。

     

        三

     

        在有关西方古典世界身体史的研究成果中,特别值得学界关注的是罗宾·奥斯邦于2011年出版的《古典希腊身体的历史书写》一书。他的著作是一本解释为什么要写身体史的书,而不是一本描写身体史的书。此外,它还是一本关于希腊古典时期的身体写作如何重写了古典希腊的历史、考古学和艺术史的书。在作者看来,图画的元素并不与语言等同,图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口头语言的符号结构相比,是以不同的方式构建的。词汇语言不仅分离,而且极化。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认知和描述这个世界十分重要,仅在文本基础上把握人类社会完整的历史已经不复可能。他强调指出,历史书写要坚持把身体史纳入写作范畴之中,在每个社会中,都会有历史所说和所写之间的误差。

     

        该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探讨了将历史建立在人们所说和所写基础之上的重要性,研究语言特性的必要性,以及研究文字交流和图像交流两种路径之间的差别的重要性。他指出,单独依靠文献的历史书写就是书写片面的历史。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了现代学者对于古典时期身体研究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别,并考察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在该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作者将注意力转向了对公民和非公民、希腊人和外邦人的划分。通过对古典文本中“公民”术语和大量雕塑作品的分析,作者认为,在古典时期的雅典这类城邦中,以是否拥有选举权来划分公民与非公民,这一评判标准并不准确。在第六章和第七章,作者分别阐述了被污染的身体以及人与神之间在身体图像上的差别。第八章则是对前面各章的总结。

     

        该书是奥斯邦将文献资料和身体图像资料结合起来重构古希腊史的一次有益尝试。它和其他西方古典身体史论著给当今的历史书写提供了启示。这就是:对于人类历史的重构,既要依靠文本和口述的资料,也要利用大量的图像与考古资料;身体史是包括西方古典历史在内的人类历史不可或缺的内容,建立在可见的视觉资料基础上的身体写作也是历史叙述的一条重要路径。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