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最近,中国要不要建“超级对撞机”的“意见对撞”成了关注度最高的科技话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等学术大家纷纷发言。争鸣双方有理有节,让公众明白了什么是学术争鸣的正确范式,也是一次难得的高能物理科普课。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已经进入从跟踪到超越,再到引领的关键转折点,科学家们需要以战略视角提出创新性的理论,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家们提出的诸多宏伟计划——超级对撞机项目、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等,有些已经由国家立项,有的还在讨论中。这些项目一旦成功都将是推进人类对自然世界认识的革命性成果。如果这些成果是由中国科学家取得的,光想一想,就足以让我们热血沸腾。
但平静一下,以现实目光去审视,这些亟待启动的重大计划可能同时进行吗?仅以引力波探测的“太极计划”和“天琴计划”为例,公开资料显示,中科院发起的“太极计划”与欧洲太空局合作,在两种不同方案中,中国分别需要投入2亿欧元和10亿欧元;中山大学发起的“天琴计划”预计总投资为150亿元人民币。
我国的科研经费真的多吗?从总量上看,或许可观,但考虑到我国科技发展整体情况,未必如此。目前科技界的一个基本共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固,创新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大部分学科的发展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再多的经费均摊到亟待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就变成“投入不足”了。当然,这些大科学工程很可能将由国家直接划拨资金,不会挤占原有的科研经费。但这种“特殊情况”并非各个学科“雨露均沾”,更是一道要区分轻重缓急的选择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的现实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必然不能“全面开花”,只能选择重点领域集中力量进行突破。那么,究竟哪个领域、项目,才是事关全局的关键点?恐怕需要科学家抛弃学科的局限,襟怀全局、立足现实,做出无愧于历史的抉择。
说到这里,我们分外怀念钱学森、赵九章等老一辈战略科学家,他们以高屋建瓴的科学视野,立足国家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做出了对当时的中国最有利的科学决策——正是在钱学森的建议下,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航天起步的关键时刻,选择了导弹,而不是飞机;正是在赵九章的提议下,“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升空,让中国进入“太空俱乐部”……这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让一个新生的政权在列强环伺下,站得更加自信、挺拔。
没有无用的科学,只有有限的经费。超级对撞机应不应该建?这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是,我们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机制,在众多项目中,以对国家、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