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11日 星期日

    “亲戚”多了以后

    作者:刘襄渝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11日 09版)
    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村里的环境质量。 光明图片

        【扶贫者说】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全区70%属山地类型,就是这样一个贫困区,要在全省88个贫困县区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完成脱贫任务。作为区委书记,我深知,取得这场脱贫攻坚战胜利的前提是老乡们认不认可你,信不信任你,支不支持你。所以,我们必须要融进老百姓的心里去!

     

        怎么融?先结穷亲。利州区3000多名干部与自己所联系的贫困户结成了“亲戚”。我的“亲戚”是白朝乡魏子村二组贫困户袁格茂。

     

        从去年8月份开始帮扶袁格茂家以来,我经常和他们一起聊家常,从中发现能使上劲的地方。我在老乡家过夜,他们把自己酿的最好的粮食酒拿来招待,还把家里最好的被单、棉絮拿来为我铺上。与老乡们相处的日子,我心里特别温暖。熟悉了以后,更清楚如何让他们看到希望。2014年前,袁格茂打工养活一家人,尽管非常辛苦,但他从没想过回村里,因为路不通、水不通,看不到发展的希望。在外漂泊了几年,尝遍了酸甜苦辣,加之老人无人照看,他不得不带着妻儿回到家乡。他想到白朝乡山高、温差大,正好发展食用菌。

     

        2015年,村里开始搞精准扶贫,由于面子思想重,袁格茂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给村里写了申请书,经过组里评议,大家一致同意。“成了贫困户,我的压力更大了,生怕别人说我是个好吃懒做的穷人,于是赶紧借钱扩大了食用菌种植规模。”此后,袁格茂家和全区4622户贫困户一样,生活迅速发生了变化——“亲戚”多了、温暖多了!

     

        从去年8月到今年8月,我帮扶袁格茂家整整一年了。这一年,我看着他家盖起了三层小楼,种上了食用菌、走上了水泥路、喝上了自来水。通过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截至今年7月底,利州区减贫2825人,占省市下达年度目标的65.6%,预计年底贫困发生率将降至4%左右。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委书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