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提及传统村落,不由得想起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幅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乡村画面,让很多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城市人魂牵梦萦、追思记忆。可以说,传统村落不仅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更是我们心灵深处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有了它们的真实存在,我们就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有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2555个传统村落。但一些传统村落受到风雨的无情侵蚀,得不到应有保护,日渐破落坍塌;也有一些传统村落,在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被推旧建新,消失在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征程中;还有一些传统村落,被急功近利的商业与旅游开发,改变得面目全非。总之,传统村落正在以令人揪心的速度消失于时间的长河之中,保护与抢救迫在眉睫。
从这个角度看待“薪火相传——寻找传统村落守护者”活动,就有不寻常的深层意义。传统村落守护者,就是乡愁与记忆的守护者、珍贵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公众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他们为保护日渐濒危的传统村落甘于奉献、默默耕耘,实属难能可贵。他们有时还需要与传统村落保护意识匮乏、保护资金短缺作斗争,还可能要向打传统村落主意的利益需求“宣战”。因此,他们理当受到表彰与奖励。
在我国,传统村落数量大、分布面积广,保护力量薄弱,仅依靠现有的保护专家和文物工作者,难免力不从心。寻找与表彰活动既能激励守护者更好地留住“活着的文化”,又能带动更多人加入到传统村落保护队伍,弥补保护力量薄弱的尴尬。
(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