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科幻世界》杂志社等单位承办的2016“中国科幻季”开幕,《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姚海军在开幕式上表示:“《三体》这样产值过亿元的畅销书已引爆了中国的科幻产业,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专业人士和读者的肯定。”但他同时认为,“中国科幻产业的巨大商业价值还有待挖掘。”
面对拥有巨大商业潜力的科幻产业,中国准备好了吗?
泛科幻消费者达8000万人
在我国,早在清末民初时期,梁启超、鲁迅等人就曾引入一些西方科幻作品,但科幻产业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却是最近五年的事。
“在2010年刘慈欣《三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出版前,我们的科幻基本上还处在杂志时代,也就是说,科幻的商业价值没有被充分发掘。”姚海军说,但2010年之后,由于《三体》的“引爆”,文化市场对科幻也呈现出爆发式的需求,突然呈现出版、影视、动漫、游戏并行发展的态势,而前两者最具产业的指标意义。
我国科幻产业的商业价值究竟有多大呢?据姚海军介绍,根据科幻杂志的订阅量、传阅率、科幻电影的票房及主要科幻类游戏的在线人数数量综合推算出的结果显示,我国的泛科幻消费者达8000万人,其中有100万人是核心科幻迷。
2015年,科幻电影占到了美国电影年度总票房的25.71%。“按照业内普遍的预计,未来五年内,我国电影市场将超过美国,达到800亿元。果真如此的话,国产科幻电影如果能够占其中的20%,就将是160亿元。”姚海军说。
市场需求与科幻创作能力不匹配
2007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大卫·布林在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上曾说过:“世界科幻的未来在中国。”仿佛为了印证他这句预言,2015年以来,先是《自然》杂志《未来》栏目开栏15年来首次刊发了中国人创作的科幻小说;而后是刘慈欣喜获素有科幻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之后科幻名家王晋康的长篇科幻小说《十字》被美国出版商相中,有望登陆美国图书市场……中国科幻似乎已进入爆发阶段。
然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科幻文学作家、研究专家吴岩教授的研究显示,尽管2015年度中国科幻文学的出版和发布量提升了,但创新的质量并没有上升,体现为在创新创意方面颠覆性的突破不足。与此同时,在最重要的长篇新书出版方面,我国科幻界似乎也有些后继乏力。2015年我国出版的科幻长篇新书只有28种,而2014年这一数字为36。
这与旺盛的需求并不相匹配——来自腾讯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科幻读者中有57%每年看1~5本科幻书籍,甚至有15%的科幻读者一年会阅读15本以上科幻书籍。“我国科幻出版的黄金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姚海军说,“新长篇数量无明显增长,暴露了我国科幻出版市场需求与创作能力的不匹配。”
在科幻电影方面,早在民国时期我国就已开始尝试,20世纪30年代就有一部《六十年后的上海滩》对未来进行了展望,50年代有《十三陵水库畅想曲》,80年代有《珊瑚岛上的死光》。近些年的尝试更多了一些,但总体而言,也仅仅是尝试而已,并没有让科幻电影这种类型确立起来。“科幻电影可以称得上的是电影产业皇冠上的‘钻石’,因为它是电影制作风险控制、工业集成和市场效应的集合体,体现了电影制作的最高水平。”知名影评人、编剧张小北说,“但遗憾的是,我国近年来的探索性影片中很难见到纯正科幻片的身影,现代科幻电影拍摄的经验积累更是少之又少。”
期待再深入挖掘更多好题材
伴随着突然出现的爆发式发展,我国科幻产业面临着很多困难。以科幻作家的数量为例,中国目前大约有科幻作家200余人,美国则有1700余人、日本为400余人,而如果比较中、美、日三国科幻作家在各国人口中的占比,我国差距要更突出一些。
对此,姚海军以中国科幻的“后发综合症”来形容,即各个领域的发育不完全,系统性不够等。但他同时也认为这意味着一种可能,那就是我国可能创造出一种不同于美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模式、新路径。吴岩也认为,中国还有不少有价值的社会和文化变化值得科幻作家挖掘,例如对中国领先的科技如何改变世界等问题的关注并不多,而这值得更多科幻作家深入挖掘。
从《2012》到《火星救援》,美国科幻大片已经不断增加“中国元素”,这一方面表明中国科技的发展已获得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科幻市场的重视。实际上,科幻电影的投资热在我国已经出现,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电子政务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2016年中国科幻电影备案数量已达85部。
“在发展科幻电影的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各方面人才与经验的缺乏。”姚海军说,“但中国科幻电影总是要向前走的,因为市场有强烈需求,或者说,在国家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非常需要在大众艺术中看到我们的想象力、我们的未来观以及我们对未来的构建。”
(本报记者 詹媛 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