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3日 星期六

    绿色金融:中国行动与中国贡献

    作者:本报记者 冯蕾 李曾骙 陈恒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3日 06版)
    借着G20峰会的东风,杭州山南基金小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光明图片

        9月2日,杭城的天空澄净透明,在这里,“绿色金融”第一次走进了二十国集团(G20)的议题。一份由中国央行和苏格兰银行共同完成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将提交给G20杭州峰会。“中国在落实绿色金融的行动上走在世界前列”——9月1日的G20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信心。

     

    更积极的行动:中国绿色债券发行占全球40%

     

        二十国集团工商界活动(B20)金融促进增长工作组主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裁缪建民介绍,要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的全球平均气温控制要求,2035年全球在能源供给和高效能源上的投入会更高。

     

        “到2020年,主要经济体每年都将面临10万亿美元的投资赤字,这决定了多方筹资的必要性。发展绿色金融,成为B20工作组形成高度共识的政策建议。”缪建民说。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已经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同期发行绿色债券的40%左右。

     

        “这体现了中国的责任和担当。”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指出,目前绿色投资是不足的。全球只有中国、巴西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有正式的绿色信贷统计。中国绿色信贷占到全部贷款余额的10%,巴西是10%,孟加拉国是5%。

     

        “《巴黎协定》所要求的减排目标对世界各国压力都很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正在积极行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丹尼·亚历山大指出,“中国是世界可再生能源的领先大国,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中国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

     

    更长远的考量:中国在顶层设计上先行一步

     

        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绿色金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项目的收益率不高,私营部门参与绿色项目的动力不大;二是绿色金融产品的期限错配。绿色行业中很多是中长期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亟待破解。

     

        在这方面,中国有着更长远的考量。从2006年开始,中国就出台了绿色金融政策,涉及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强化对绿色投融资的若干激励机制和措施;设立国家级的绿色发展基金;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建立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国有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

     

        由于缺乏对“绿色资产”的定义,导致不少国际投资者即使想投资绿色,也很难识别投资标的。

     

        2015年以来,中国证监会明确了绿色金融投资的标准,陆续推出了一批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明确了绿色债券支持的12个重大项目。在这方面,中国也走在了国际前列。

     

    更主动的担当: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将提升

     

        此次《B20政策建议报告》将发展绿色投融资市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这得益于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带头实践。”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金融服务过去集中在回报率较高的领域,与环境相关的领域并不受关注。这次提出绿色金融这个话题,体现了包容发展的新理念。”

     

        “相信中国在绿色金融国际规则中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大。”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表示,随着中国绿色金融大规模发展,会有更多解决中国和发展中国家问题的制度安排、机制设计、典型案例出现,为全球绿色事业作出贡献。

     

        (本报杭州9月2日电 本报记者 冯蕾 李曾骙 陈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