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进行时】
本报北京9月1日电 记者殷泓从1日在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侗族音乐剧《嘎老》和苗族舞蹈诗《巫卡调恰》两台剧目将代表贵州省参演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分别于9月3日和9月9日在北京首演。
《嘎老》是中国首部侗族音乐剧,“嘎老”侗语意为“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歌的一种,即男女歌队在侗族村寨的鼓楼正式对歌时唱的一种多声部歌。音乐剧《嘎老》围绕男女主人公寻歌之旅展开,通过侗族大歌、琵琶歌等侗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碰撞,展示出侗族音乐的魅力,并诠释侗家人“没有什么比唱歌更重要”的精神追求,还原侗家人与世无争、和谐家园的文化空间和风俗人情。
《巫卡调恰》的汉语意思是外婆的歌谣,这部舞蹈诗的创作植根于当地苗族文化,又拓展到整个苗族社会。作品通过巫卡(外婆)吟唱古歌这一主线,诠释了苗族人的创世观,反映了古代苗族人的农耕文化、苗族迁徙史以及苗族社会生活的各种习俗等。全剧共六幕,总时长70分钟,由20位来自贵州黔东南黄平县的农村演员倾情诠释。
“这20位演员几乎都是我从街上拉来的,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们的舞蹈同样精彩,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希望大家能到现场来感受这部原生态舞蹈诗的魅力。”《巫卡调恰》的编导龙阿朵说。
贵州省代表团秘书长、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袁伟表示,多彩和谐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推动贵州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最鲜明的贵州印记、贵州特色、贵州标志。参加此届会演的《嘎老》《巫卡调恰》两台剧目,就是贵州民族文化的鲜活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