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

    公众需要传达热爱的演讲

    作者:李宁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31日 02版)

        【文化评析】

     

        对在国内方兴未艾的演讲类节目而言,只有传递对生活、对梦想的热爱,才能吸引观众聆听,才能获得大众喜爱。

     

        近几年的电视荧屏上,涌现出了一批演讲类节目。央视推出的名人“专场演讲+现场互动”的《开讲啦》,北京卫视出品的竞技真人秀《我是演说家》,以及日前走进鸟巢录制收官的江苏卫视《说出我世界》,都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欢和认可。

     

        演讲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长河里那一篇篇著名的演讲,呈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展现了人类精神所能达到的高度,今天读来仍让人心潮澎湃。无论是彼时现场听众的共鸣和反驳,还是经由传播使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聆听与思考,演讲以其承载的思想和创见推动了人类进步。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呈现出越来越专业的特征。可以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从业者面对的情况是相同的,都需要对越来越狭窄的专业领域知道得越来越多。于是问题来了,我们还有必要了解自己专业之外的领域吗?我们还需要分享别人成长、工作的得与失吗?

     

        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美国持续30多年的TED(技术、娱乐、设计)演讲。以“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为目标,作为私有非营利机构的TED不仅邀请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也邀请不太知名的各领域专业人士,分享他们的故事,说出他们的观点。全球范围内已吸引39亿次观看,平均每天300多万次——TED演讲的成绩足够优异。对此,TED的掌门人克里斯·安德森分析道:我们正步入一个所有人都需要花更多时间“互相学习”的时代。

     

        “互相学习”道出了演讲在我们这个时代得以存在,甚至越发重要的原因。无论你是何种身份、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能用大众听得懂的方式阐述你的想法,用非专业的语言分享你的成长,就可能吸引人聆听、启发人思考。特别是经由电视节目、在线视频的多形态传播,演讲者与观众构成了一个互动的学习体系。了解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了解事物如何相互联系,无论是演讲者还是观众,参与这样的思维碰撞,都容易“发现头脑里充满了能量、动力和激情”,而互相学习、相互启发于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将产生正能量。

     

        当然,人们需要演讲,并不意味着一档节目有了演讲的形式,就会受到欢迎。从观众喜欢的演讲类节目的成功经验看,不管演讲者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其核心魅力在于说了什么,在于传递的思想、态度、价值观。比如在《说出我世界》的舞台上,歌手孙楠讲对孩子的陪伴、青年钢琴家李云迪讲对钢琴的专注。他们讲出自己的经历、情感并阐发自己的认识,也让观众产生了代入感,进而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进行反思,乃至产生认识的超越。

     

        “传达他们热爱的东西。”对于人们为什么会被TED演讲者,包括一些紧张、蹩脚的演讲者打动,克里斯·安德森这样解读。对在国内方兴未艾的演讲类节目而言,只有传递对生活、对梦想的热爱,才能吸引观众聆听,才能获得大众喜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