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从“十二五”规划到十八大报告再到“十三五”规划,绿色发展以其独特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绿色发展的独到之处在于其特有的生态维度、蕴含的生态意蕴及彰显的生态价值诉求。
一
审视人类发展的历史,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理念,不同的发展理念决定不同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前景。近代以来,伴随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人类形成了重经济轻环境的发展理念,该理念使得人类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对此,恩格斯早就有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事实证明,这种重经济轻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导致了环境的巨大破坏和生态的严重失衡,给人类自身带来了严峻的生态危机和挑战,引发一些智者进行反思并努力寻求新的发展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绿色发展应运而生。可以说,绿色发展是相对于传统的“黑色”发展而提出,是对黑色发展的深刻批判和超越,它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根本宗旨,是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协调共进的新型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二
绿色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就是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力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无疑在发展的问题上强化了生态的维度,体现出极强的自然意识、生态意识与和谐意识,具有深厚的生态意蕴。
生态意蕴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发展观所秉承的是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该思想的引导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不和谐甚至出现了对立,导致了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作为对传统发展观的批判和超越,绿色发展强调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自然生态的价值。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马克思曾指出:“人并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的,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首先依赖于自然。”人与自然相依相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绿色发展观强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类不仅是自然的利用者和改造者,而且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建设者,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人类历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
生态意蕴之二:经济与环境协调共进。当今生态危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根本原因在于重经济轻环境的片面发展观。长期以来,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人类把自然当作可以任意掠夺和宰割的对象,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对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很好地保护,相反还进行了严重破坏,导致经济与环境的截然对立。与此相反,绿色发展是摒弃旧的发展弊端,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与环境对立的关系。它强调发展是本体,绿色既是约束又是方向,核心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环境与经济协调共进、协同增效。正如2010年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绿色发展核心目的是为突破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谋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脱钩,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
三
理念引导行动,绿色发展的推进首先需要价值观的深层次变革,变革的取向便是生态价值观的确立。生态价值观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它强调自然界和人类一样本身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而且是人类自身价值实现的前提性保证,因此人类要充分认识并自觉尊重自然之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在尊重自然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这就要求人类重新定位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在维护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要实现生态公平正义,从无视自然价值向尊重自然价值转换,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绿色发展以生态价值观为价值诉求,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在世界观上,要超越传统价值观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确立整体主义生态世界观,人类不应仅仅从自身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不应仅仅关注和谋求自身的利益,要以生态整体的大视角去尊重自然,维护自然界的利益;在价值观上,要克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正确认识自然界的价值,强化人对自然的责任意识,以维护自然界权利的理性自觉去善待自然,实现自然界的价值;在思维方式上,要摒弃人与自然对立的机械性思维方式,运用生态有机整体思维方式来指导人类行为,把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与和谐作为衡量标尺去保护自然,实现自然的健康发展。
作为人类社会的全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代表了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破解发展难题和走向生态文明的共同愿景,其蕴含的丰富生态意蕴和生态价值诉求彰显了新的时代特色和价值情怀,是实现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系统变革,正如十八届五中全会所强调的,需要将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生态有机统一起来,唯有如此,才能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14CZZJ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