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评谈】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文艺工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这句话揭示了网络文艺评论面临的巨大契机和挑战。隶属于中国广阔社会现实生活的网络文艺领域,其创作实践和创新风潮包含着丰富的内生能量,其中任何一个爆发点,都有可能挖掘出一条重大理论问题的线,并重建我们的文艺评论评价体系。
因此,越是介入鲜活的文艺实践,越是参与泛文化娱乐全产业链,网络文艺评论越能接地气,越能切中时代的脉动,越能发挥影响力。所以,网络文艺评论需要进“场”,而且,要进到“场中央”。
但问题恰恰在这里:当我们意识到网络文艺领域庞大而丰富的创作实践、创新风潮、重大理论与评论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都需要网络文艺评论进“场”并进到“场中央”,构建起小切口撬动大格局的好杠杆作用时,却面临着“想进场却难以进场”的三大难题:
一是,面对庞大、海量,且时时刻刻都在千变万化的网络文艺场域,我们如何进“场”?尤其是面对那些亚文化和微社群趋势中的网络文艺作品、现象和潮流,大多数人更是找不到进入的路径,容易迷失,产生焦虑。
二是,面对这些动态、前沿且前瞻的新文艺,既有的理论体系似乎全都失效,而重构自己的知识谱系又是一个特别庞大的艰巨任务,以至于突然之间直面三道难关:第一道难关,想补课都不知道怎么补;第二道难关,更不知道如何能够切中当下的热点和脉动,不能及时、互动和有效地发声;第三道难关,如何能够研判和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影响下一步的创作热点和创新风潮?
三是,如何在进入网络文艺场域后,寻找到折返点,找到可以继承和创新的东西,从而进一步进入正在重塑的主流新文艺场中,找到自我的意识、族群的认同、文化的建构,甚至找到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的评论评价体系构建之道。
看来,网络文艺评论要想进“场”并进到“场中央”,就要把握社会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轨迹,抓住这个时代新文艺的切入点、接触点、引爆点,对创作实践产生影响和作用,并引领创新潮流和现象,同时,必须直面并求解这三大“进场”难题。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