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7日 星期六

    健康是幸福之基

    作者:主持人:本报记者 金振娅 嘉宾:王陇德 饶克勤 卢元镇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7日 10版)
    王陇德 人物素描:郭红松
    饶克勤 人物素描:郭红松
    卢元镇 人物素描:郭红松
    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田站村的农民,展示自己的新农合一卡通医疗证。房德华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北京市民在紫竹院公园晨练,健身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阿静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我国各级医院近五年来诊疗人次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图:周艺珣
    我国与部分国家35岁到84岁高血压人群“三率”情况对比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集团、世界卫生组织、国家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人社部《健康中国》调研报告/制图:周艺珣

        【圆桌对话】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金振娅

        嘉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 王陇德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饶克勤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 卢元镇

     

    编者按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距离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已有20年。由“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转变为“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凸显出“大健康”的新概念。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对今后的医改有何影响?如何实现人人健康、人人幸福的美好愿景?为此,我们邀请了三位与会专家,畅谈有关健康中国的话题。

     

    话题1.健康中国是什么

     

        王陇德: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任务之后,本次大会吹响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总动员的号角,这对推动今后的医改和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饶克勤:大会提出了“大卫生、大健康”的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上来。这种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全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卢元镇:是的,这次大会也让我们体育领域非常振奋,能够把体育运动纳入健康中国的未来规划,是一个巨大进步,是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性转变。

     

        王陇德:从世界范围看,卫生服务的模式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不但要没病,还要生活得健康幸福。因此,国际上已开始把健康促进作为卫生服务的主要模式。今天,我国把健康中国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体现出了对实现这种转变的决心,也是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

     

        卢元镇:近段时间来,国民对里约奥运会的关注与国民对自身健康的持续关切,成为社会两大热点。体育的健康价值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王陇德:根据世卫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完满状态。我认为,从以下这些方面来描述健康中国的目标是比较贴切的——第一,一些标志国民健康的指标应该有显著提高,比如人均期望寿命、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传统国民健康指标,还包括新近提出的健康期望寿命等指标,这些指标应该走在世界前列;第二,国民健康整体素质有大幅提高,因慢病造成的早死亡应有大幅下降,儿童和成年人的超重、肥胖率等也要得到有效控制;第三,人群总体上处于健康状态,大部分人不受到重大疾病的困扰;第四,在精神和心理方面,人民有较高的幸福感;最后,我们的生活环境指标,如空气质量、食品安全、水资源等方面也要有明显的改善。

     

    话题2.2030年的健康中国什么样

     

        饶克勤:有愿景才能有努力的目标。根据当前我国国情,到2030年,我国的主要健康指标可以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全球健康新目标,例如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提高健康公平和健康福祉,进一步缩小地区间和人群间健康的差距。

     

        王陇德:同时,要有效控制重大和新发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基本消除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健康危害,遏制和扭转慢性病的蔓延,减少慢性病导致的失能残障,将慢性病的过早死亡降低30%,促进精神卫生和健康福祉,减轻城乡居民的疾病负担。

     

        饶克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有所提升。到2030年,实现生态绿色、环境友好、健康促进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转变,打造健康城市、健康乡镇,努力使一半以上城乡达到“国家健康城市(乡镇)”标准,影响健康的生态和环境危害得到有效治理,大幅度减少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危害和疾病负担。

     

        目前,我国医改进入了“深水区”。这次大会对推进后续医改指明了方向,重点是建机制,着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等五方面建设有所突破。到2030年,我国基本实现病有所防、病有所医,人人拥有医疗保险,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全民健康覆盖的目标。

     

        王陇德:要想实现人人健康、人人幸福的目标,人民群众必须参与其中。到2030年,国民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有较大程度提升,有利于健康生产、生活和职业环境明显改善。此外,努力使居民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由此做出正确选择,使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人口比例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有效控制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健康危害。

     

    话题3.距离愿景,当前还有哪些差距

     

        王陇德: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着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尤其是,我国在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平性方面仍然与健康中国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基层和偏远地区尤为突出。医改作为当前我们实现健康中国的策略和手段之一,已经十分明确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但目前基层的服务水平和条件依然较差,很多时候还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

     

        饶克勤: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对城乡居民的健康危害仍在持续发酵。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四大决定因素:即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保健服务因素。就全球而言,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占17%,根据我国疾病负担归因危险度分析,环境因素占到了21%。

     

        王陇德:因为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百姓健康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占60%左右。我国疾病负担归因危险度分析,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已经占到了58%。

     

        卢元镇:此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优先发展竞技体育的体制所形成的巨大惯性,经过多年的体育改革,虽有所变化,但体育功能结构中全民健身与高水平竞技畸轻畸重的问题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做进一步调整,以适应健康中国的大格局。

     

    话题4.实现健康中国,还需完善哪些机制

     

        王陇德:首先是健康管理体制的建设。从国家政策方面来讲,要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就要求政府的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即“健康入万策”,需要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联动,我们当前在体制上显然还无法满足。因此我建议,在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国家健康促进委员会,以健康中国来统领和协调各个部门,明确各个部门在健康中国中应该担当的责任。

     

        卢元镇:今天,我国也遇到了工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遇到的普遍性的健康问题。当时,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相继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推行过类似“健康中国”的健康战略规划。因为当今健康所具有的社会性,要求医疗卫生和体育紧密合作、通力配合。当然,两部委的合作表明,解决健康问题并不是单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多个部门参与,甚至还需要全社会整合力量齐抓共管。以教育部门为例,健康教育应该作为健康中国的前提,但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健康教育非常薄弱,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现在不少学校也已经取消这门课程,使得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缺乏了解,同时缺乏科学的健康观和生命观。

     

    话题5.建设健康中国,13亿人民需要怎样的健康素养

     

        饶克勤:提高健康素养是改变国民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健康素养是指居民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这需要人们从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维度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王陇德:国民有较高的健康素养是健康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人力保障,也是事关民族兴衰的大事。然而,我国人群目前的健康素养整体非常低下。据调查,在我国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群仅占1/10,大多数人不具备慢性病的预防知识,以致我国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发病率一直持续攀升。

     

        饶克勤:实施“国民健康素养行动计划”是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力抓手。一是预防保健“靶点”要前移,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培养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二是健康宣传,促进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适量体育活动、减少超重肥胖,减少烟草、酒精、毒品和药物滥用等危险因素的健康危害;三是健康科普,全民健身,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健康国民的支持性环境;四是防控危险因素,提高烟草、酒类等产品的税收和价格,取消不利健康产品的补贴,减少加工食品含盐量或使用低钠盐等。

     

        卢元镇:与医疗卫生相比,体育运动是一种非医疗的健康干预。体育运动采取的是主动促进健康的方式,可以多数人参与、共享,相对成本不仅较低而且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往往是愉悦的,不同于得病后在巨大心理压力下去被动解决健康问题。主动健康的实施应该是多层次的,有国家的、社会的、家庭的和个人的。不管在哪一层次,体育运动都是主动健康的核心。因此,从国家到地方,都应该提高百姓健康素养,创造条件引导百姓参加和健身相关的活动,个人也应该提高自己参与健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