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2日 星期一

    千家特色小镇建设三问

    作者:本报记者 邱玥 陈恒 本报通讯员 徐琛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2日 07版)

        【走进特色小镇】

     

        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特色小镇建设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彰显特色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住建部村镇司司长张学勤表示。

     

    我国为何要发展特色小镇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GDP达10053亿元,成为国内第10个万亿级城市。

     

        在众多支撑杭州发展的引擎中,梦想小镇、基金小镇、云栖小镇、跨贸小镇等特色小镇作为杭州市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5年,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的新入驻企业达3207家。

     

        什么是特色小镇?“就浙江的实践而言,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方明表示,浙江经验说明特色发展将是未来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主要发展方向。

     

        实际上,在当前全国特色小镇建设推进的过程中,都体现出特色小镇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和经济提质增效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山东,200个示范镇2012—2015年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高达23.96%、15.59%,远超过同期全省增长幅度;在陕西,重点示范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1年的88.8%增加到2015年的95.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建设之前的7064元上升到2015年的1137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促进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建设可以补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发展的短板。在很多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顾不上周边农村地区,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可以延伸至农村,公共服务可以覆盖至农村。”住建部村镇司副司长王旭东表示。

     

    小城镇发展迎来哪些新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一度迅速发展,但2002年以后人口快速向大中城市集中,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小城镇数量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到2015年为1.88万个。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越来越明显,小城镇建设发展总体还相当滞后。”在住建部总经济师赵晖看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政策支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我国城镇人口中仅有25%居住在小城镇,远低于发达国家,如德国70%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镇。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78%的污水、50%的垃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医疗、教育、商业等服务设施不足。

     

        赵晖同时认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小城镇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小镇青年”的消费理念和生活追求与城市居民已无太大差别,亟须完善小城镇功能、改善环境;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随着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过去许多偏僻的乡镇一跃成为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地区;四是乡村旅游、小镇养老等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机遇。

     

        王旭东指出,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6%,其中60%人口住在城市,40%住在小城镇,但这40%的人口还未完全达到城镇化的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均未达到真正城镇(市)的水平,因此小城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小城镇目前人均年消费支出为8000元至10000元,对拉动内需而言潜力巨大,同时也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转移具有重大作用。

     

    特色小镇如何实现“特色”

     

        青瓷小镇、无人机小镇、美妆小镇、蓝莓小镇……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出现了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但在专家们看来,特色小镇的建设尤其要注重特色,避免“千城一面”。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这一任务,也成为新时期小城镇发展的新课题。

     

        在方明看来,特色小镇的培育要坚持四大原则:产业有优势、风貌有特色、发展有成效、动力有保障。

     

        “特色小镇要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还要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文化元素植入小镇风貌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不是简单相加,生搬硬拼。”方明认为,从浙江省的经验来看,特色小镇在产业定位上应力求“特而强”而非“大而全”,每一个特色小镇都应有一个主攻产业方向;同时在建设形态上应力求“精而美”而非“大而广”。他还强调,特色小镇应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吸纳社会资本投资的新热土,要让小城镇在提升社会投资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游宏滔也指出,小城镇发展千万不能做成“一刀切”,必须符合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本报记者 邱玥 陈恒 本报通讯员 徐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