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里约奥运会精彩看点不断。赛场内,运动员拼搏竞技,赛场外新媒体竞争也拉开架势,力求让奥运报道更鲜活。业界将2016年定义为“全民直播元年”,本届奥运会与2012年最大的不同是,各家更强调移动化、视频化和互动性,因此,将全民直播应用在奥运赛事报道中,就成为众多媒体的新选择。
填补“盲区”
北京时间8月17日,里约奥运会男子3米跳板决赛上,中国选手曹缘夺冠。上午10时28分,央视体育频道记者邸琨霄在奥运客户端内更新了他的“里约日记”,直播了曹缘做客央视里约演播室的采访花絮,让远隔半个地球的中国网友近距离感受到奥运的味道。
记者了解到,此次央视派出的前方报道团队中,60余名记者、评论员、解说嘉宾的手机里都装有手机直播工具“PGC”,在电视直播之外,他们可以随时利用手机完成类似“里约日记”的手机直播。
“移动直播未来将是新方向,希望能与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融为一体。”在央视体育频道新媒体组组长田洪看来,尽管这次央视在奥运会上投入了4个频道资源,其中包括3个直播通道,但依然无法容纳奥运会庞大的直播资源,也满足不了受众多元化的观看需求;另外,部分场景因受制于场地限制,大型电视直播设备难有用武之地,“移动直播恰恰可以弥补电视直播系统的盲区和空白,让用户看到电视上无法看到的增量直播。”
多屏互动
“希望有朝一日能以教练的身份重回国家队!”8月17日下午,国乒名将王皓做客光明网,接受了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云媒”的独家直播专访,他围绕国乒奥运表现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回望等内容,与网友亲密互动,并向光明云媒用户赠送了亲笔签名球拍和签名照。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18日16时,这场短短1小时的直播在各平台上的播放量总计超过125万次,点赞数超过210万,网友留言2747条。
除王皓外,里约奥运会举重冠军龙清泉、雅典奥运网球女双冠军孙甜甜等也先后做客光明直播间。奥运会期间,这些直播内容通过光明云媒客户端、光明网、楼宇屏同时对外播出,实现了网、端、屏三大媒介的融合报道,并且在一直播、今日头条、映客等直播平台上同步转播。
据光明网文体编辑部副总监刘炼介绍,为采集更多第一手奥运素材,在本次奥运视频直播中,光明网还采用了“光明直播”系统,邀请身在里约奥运会现场的运动员、嘉宾通过手机App与北京演播室的主持人视频直播连线,为网友解读奥运赛事、点评奥运热点。
资源互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栏目在奥运会期间,也尝试推出了多媒体节目《三人五环》,主持人白岩松及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等,都是节目的座上宾。与之前选择纯音频的录播不同,这次节目的主创团队首次将录制过程放在了手机直播平台映客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节目中心策划部主任朱宏钧介绍,这并不是《经济之声》第一次尝试视频节目,早在两年之前的巴西世界杯上,他们就曾同爱奇艺和优酷等平台合作,将节目录制过程制作成视频在网站播放,这次发力直播,也是看中了其火爆趋势。
“我们看中直播平台的渠道优势,他们也看中我们的内容优势。”朱宏钧透露,目前《三人五环》已完成了17集的录制,收看观众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而在增长的数字背后,朱宏钧认为,“好的内容才是节目走下去的核心竞争力,以后我们会做更多尝试,探索更多直播方式,扩大节目的影响力。”
不断创新
傅园慧的“洪荒之力”还没唠完,又迎来张国伟的“山体滑坡”……每天中午,华西都市报在奥运期间的直播节目“西妹看奥运”都会准时与观众见面,主播“包子咪”与嘉宾“麻辣”开聊,节目风格颇为风趣。
作为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本届奥运会期间的移动直播模式引发众多网友围观。“融媒时代,纸媒品牌下内容载体需要不断丰富、创新,不断接近受众的阅读习惯。”华西都市报新媒体事业部主任崔燃说。
他表示,华西都市报对直播报道形式的尝试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之前围绕高考,他们也做了不少尝试。“今后我们的直播团队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比如强化对主播、摄像师的技能培训。”崔燃认为,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媒体竞争中立足,“像直播、VR(虚拟现实技术)这些新媒体手段,媒体机构都应该积极尝试。”(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