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随笔】
被誉为“治堵神器”的“巴铁”在短短几天中就被反转,不仅被质疑缺乏科学基础、发明“不实用”,是“伪创新”,更被怀疑已经变成融资的“噱头”。这种情节让我们想起了年初因引力波而意外蹿红的“民科”郭英森,短短几周时间,这个被众多明星大V力捧的“悲情人物”,很快就被证明连基本科学基础都不具备。
这不仅让我们思索,到底是什么把他们带到聚光灯下,引起了公众的亢奋?更重要的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真正的创新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有人将这些“非科学”、甚至“伪科学”的流行,归结为公众科学素养不足。这很有道理,如果公众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同时被同情所谓“弱者”的“本能”卷积起来,战胜理智,就会出现盲从。
笔者不禁要再次呼吁科学普及的重要性——科技创新需要科学普及夯实基础。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论述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科技创新需要想象力,但这种想象力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夯实这种基础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如果科普跟不上,一些领域的创新就会乏力,就会给那些披着高科技和创新的外衣、行欺骗公众之实的“伪创新”以可乘之机。而因为缺乏科学知识,公众也容易被蒙骗。这将阻碍真正的创新,并且挫伤公众对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热情。
防止“伪创新”干扰正常的科技创新秩序,需要多管齐下。就公众而言,我们需要强化科普工作,让互联网时代的科普“触手可及”,让公众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理智地作出判断。对政府决策部门而言,应该多征求科学家的意见,在对创新项目进行支持时,建立科学评判的遴选机制,别被“伪创新”天花乱坠的前景“忽悠”着“拍脑袋”。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创新进行必要的反思:什么样的创新是我们需要的,是我们应该鼓励的,是我们应该支持的?此外,大众媒体也要承担好把关人的角色,多思多想多核实,创造良好的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的媒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