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秋的北京,暑热初退。上午九点多,家住西城区红线胡同的张福俊脸上微泛汗珠。此时,她正在天坛公园和一些老朋友一道做着瑜伽,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健康是幸福的根儿。身体好了,人也美了,心情自然也跟着好。”她开心地说。
的确,健康是幸福的根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宣言,这样的理念,正浸润到亿万百姓的日常生活里,成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水平 逐年提升
“与50年前出生的那一代人相比,今天出生的中国人预期可以多活30多年,而中国只用富裕国家一半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成绩。”7月22日,由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历时两年完成的一份中国医改研究报告这样写道。
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几个国际通用指标。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6.34岁,比5年前提高了近1.5岁,而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8.1‰、10.7‰和20.1/10万。“中国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上述研究报告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在我们这个尚不富裕的国家,这一点是如何做到的?
靠加大投入。2015年,我国政府财政卫生支出为10833亿元,是5年前的两倍有余。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例却从2010年的35.29%下降到30%以下,是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靠全民医保。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3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
靠全面覆盖。今天,在全国各地,已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县医院,80%的百姓在15分钟内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全体城乡居民免费享受的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覆盖了生命全过程。
靠加强疾控。或许,我们对当年非典突如其来时的紧张仍记忆犹新,而现在,经过全面强化和提升后的疾控体系已今非昔比——2015年,当埃博拉出血热造成全球恐慌的时候,中国却双线出击,同时打赢了国内防控和援非抗疫两场战役,实现了传染病从国内防控向全球合作的历史性跨越。
上医治国 全力医改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语出《黄帝内经》,流传至今。
所谓“上医治国”,在今天,便是医疗体制的顶层设计与改革。作为一项世界性难题,医改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加复杂艰巨。
为了13亿人的健康,党和政府不忘初心。十八大以来,我国继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医改,改什么?老百姓看在眼里,感受在心。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全民医保制度、推进编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一项项改革针对多年来形成的固化格局,直指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
短短几年间,各项改革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作为综合改革试点的江苏、福建、安徽、青海4省率先发力:福建开始向医药领域利益分配痼疾“开刀”;青海尝试“小财政撬动大医改,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为百姓‘兜底’”;江苏推行分级诊疗,激活基层医疗;安徽通过群众满意度考核倒逼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水平……与此同时,在市级层面,国家级联系试点城市从34个增加到100个;在县级层面,75%的县(市)和76%的县级公立医院已经启动改革,2016年内将实现全覆盖。
全民健康 身心俱佳
健康,不仅仅是无病无灾,更要身心俱佳。今天,体育健身正成为我国许多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3.9%,比2007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不仅仅是健身,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慢病管理、接种疫苗、科学饮食、常规体检等健康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从治病到防病,在理念转变的同时,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进健康关口前移——江苏在全国率先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浙江以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为载体推动“健康浙江”建设,四川省汶川县在全国率先成立县级“健康委员会”......
“十三五”时期,“健康中国”的目标十分明确: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医疗卫生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服务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明显提升,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7.5‰、9.5‰、18/10万。上述目标实现之后,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将进入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本报北京8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