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6日 星期二

    下马崖的花儿为什么这么艳

    ——新疆哈密地区下马崖边防派出所民族团结谱新曲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本报通讯员 陈莉 李康强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6日 04版)

        下马崖,中国与蒙古国交界的一个边境小镇。多年来,驻守在这里的边防派出所官兵,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着民族团结,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成为盛开在祖国边防一线的一朵艳丽的花朵。

     

        近日,记者来到下马崖边防派出所采访,近距离感受这里花儿的芬芳。

     

        文化引领——净化乡风民俗

     

        “亚克亚克西,什么亚克西,党的政策亚克西!”夕阳西下,下马崖边防派出所的4名官兵与8名维吾尔族老大妈正在一起打着手鼓唱着歌,众多乡亲们围在一起跳着欢快的麦西来甫。

     

        见到记者,维吾尔族大妈茹则瓦妮罕打开了话匣子:“这些唱歌的人都是下马崖乡的民间艺人,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派出所开办了传统歌舞‘十二木卡姆’培训班,这些民间艺人正在表演十二木卡姆。”

     

        下马崖边防派出所所长巴哈德尔说,“十二木卡姆”的表演在下马崖乡已经出了名,现在哈密市、伊吾县的重大节日都找他们演出,去年他们参加全国比赛时还拿过第二名。站在一旁的艾尼卡德尔插嘴道:“这个警民文化活动广场是乡里在派出所的建议下投资修建的,有了它我们就有了活动的场所。这里经常放电影,我们经常来这儿唱唱歌,跳跳舞。”

     

        艾尼卡德尔边说边拉着记者走进广场旁的一座房子。他指着书架上的图书和各种文娱活动器材兴高采烈地说:“这里还有我们学习充电、娱乐休闲的地方,派出所通过多种渠道为这里添置了养殖、种植、致富、法律好多类书籍,而且买了这么多文体器材,整个下马崖的乡风都有了明显净化。”

     

        爱民为民——51年始终不变

     

        盛夏的下马崖乡,艳阳高照,村民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着种植。这一天,官兵来到中心村村民阿伊姆·伊斯玛依力的瓜地,顶着烈日帮村民种瓜。

     

        今年44岁的阿伊姆·伊斯玛依力,丈夫2013年因病去世,孩子在外地上学。农忙时间,她家的地里总会出现官兵的身影。“这已经是小伙子们第4个年头帮我种瓜了。”她笑着说。

     

        近年来,派出所始终将提升群众幸福感放在首位,筹措资金110万元,搭建“党员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和“老年之家”,为群众开会议事、化解矛盾、政策咨询搭建平台,把服务延伸至广大群众的门前屋后;建立困难群众“多对一”帮困机制,出资为全乡老人购买“爱心手机”、电子血压仪、血糖仪,组织义诊服务队免费为群众巡诊。

     

        下马崖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阿不都·瓦依提说:“派出所的官兵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只要乡里有婚丧嫁娶,村民都会主动把抓饭、奶茶等送到派出所。只要有节日,村民都会主动到派出所帮助官兵洗衣做饭。麦西来甫大家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庆祝,非常开心。”

     

        今年,派出所还联合乡党委政府建立了下马崖“零距离工作室”,定期发布微信,建立微商,成立下马崖百姓购物网、特色农产品销售网,让边疆群众搭上了“互联网”致富的快车。

     

        警民联防——全面筑牢维稳堡垒

     

        下马崖边防派出所担负着中蒙87.3公里边境线管控、4780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治安管理任务。官兵用什么方法让这里连续保持了36年无刑事案件,连续51年无“三股势力”潜入潜出,无一枪支、毒品渗透的治安局面的呢?

     

        “群众幸福,稳定是基础。在下马崖乡,可以说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下马崖乡党委书记吴志强说。

     

        在派出所的荣誉室墙上,挂着很多反映警民联合巡逻的照片。所长巴哈德尔仔细辨认后,说出了几位骑马巡逻的牧民的名字。“那几位牧民都是我们的群众护边员,也是我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只有通过警民联防,才能筑牢边境稳定的基础。”巴哈德尔语气坚定地说。

     

        派出所还联合乡党委政府推出“十户联防”“邻里守望”制,实行24小时“四班三运转”网格化巡控;组建“戈壁110服务队”“义诊服务队”“军警民边境踏查队”“夕阳红护院巡逻队”,形成了“村村是堡垒、处处有防范”群防群治格局。

     

        这里花儿为什么格外艳丽芬芳?记者终于明白了:那是因为这里的官兵与群众早就成了一家人,他们在共同守卫着祖国的边防。(本报记者 王 瑟 本报通讯员 陈 莉 李康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