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

    在瑞士钟表城探寻200年匠人精神

    作者:新华社记者 聂晓阳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5日 12版)

        瑞士钟表制造业举世闻名,而瑞士钟表业的“精神圣地”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拉绍德封。

     

        新华社记者最近走访这里时发现,与其说没有钟表制造业就没有这座城市,不如说如果没有“工匠精神”就没有这座城市的今天。

     

        200多年来,这座古城成为钟表业与城市共生发展的绝佳个案,当地的每一位居民几乎都与钟表产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在这里出生长大的比勒女士告诉记者,与日内瓦湖区气候温和、阳光灿烂的葡萄产区不同,拉绍德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条件十分恶劣,一到冬天更是大雪封山。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山民以及后来移民来的工匠们除了钟表制造,没有别的更加适合的经济活动。

     

        这里的工匠们做事极其专注、耐心、注重细节。正是因为必须比别人更加努力才能立足,他们对于自己制造的每一块钟表都精益求精,其质量很快就超越瑞士钟表业的摇篮日内瓦。

     

        比勒说,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漫长严冬里,匠人们匍匐在自己靠窗的工作台前,“忍受”或者“享受”着这种几乎别无选择的孤独和寂静,将全部身心集中在自己手里的计时、日历、陀飞轮及自动发条装置上。这一过程与其说是在“制造”一件产品,不如说是在“创作”一件作品。

     

        走在拉绍德封街头,不似其他欧洲小城,这里既没有贵族城堡、中世纪的石头教堂、弯曲狭窄的小巷,也几乎没有漂亮的独栋花园洋房。笔直宽阔的街道像棋盘一样整齐有序,楼与楼的间距较大,没有弯曲狭窄的小巷,整座城市如同一座巨大的工厂。

     

        这种独特的城市布局,源于200多年前当地照明不好,而制表需要充足的自然光线。另外,这种城市布局便于制表作坊之间以最快的速度相互交换制表零件。

     

        20世纪70年代,拉绍德封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挑战:当时,尽管这里所产机械钟表的误差每天仅有数秒,但使用最新石英技术制造的手表可以精确到一年之内的误差只有数秒,而价格却只有机械表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以拉绍德封匠人为代表的瑞士工匠们用“做得更好”集体应对。1978年,位于拉绍德封附近的瑞士微电子集团——瑞士斯沃琪公司前身,其表芯部门生产出一款只有2毫米厚的表样原型,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薄的石英表,而且防震、防水、耐用,成本更低。这种表一经推出,迅速风靡世界,畅销全球。

     

        与此同时,在拉绍德封设立工厂、以百达翡丽为代表的一批瑞士品牌在工艺、材质和设计方面不断精益求精,追求计时工具制造的机械极限,也获得巨大成功。如今,百达翡丽已成为世界钟表第一品牌,也是全球公认的顶级表。瑞士的钟表制造者们坚信,相比于简单的计时工具,高端用户对于复杂精美、更能体现人类制造技术和艺术之美的机械表更为垂青。

     

        由此可见,关键时刻,传统的“工匠精神”成为这座城市迎接挑战的法宝。

     

        (新华社日内瓦8月14日电 新华社记者 聂晓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