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

    国图古籍保护实验室:

    让典籍文献摆脱“酸化危机”

    作者:本报记者 杜羽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5日 09版)
    古籍保护实验室内的文献脱酸设备。本报记者 杜羽摄/光明图片

        走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转几个弯,绕到文津楼后,看到一扇单门。正值雨季,门口摞着两个防水用的沙袋。单门是通向一个半地下室的。即使是老读者,很多人也都没注意到,近几年,这里多了一个古籍保护实验室。

     

        不久前,国内首个成型的文献脱酸设备在这个实验室研制成功。全国上千万册正处于“酸化危机”中的典籍文献,将有机会因此延年增寿。

     

        “酸化危机”:全球性问题

     

        实验室摆着一册1936年出版的《宋元明清四朝学案》,书页已经泛黄。工作人员张铭正在对它进行检测。结果不出意料,纸张的pH值仅为4.5。

     

        在酸碱度检测中,pH值等于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在文献保护领域,pH值如果小于5,就意味着纸张已严重酸化。而酸化,是加速文献纸张脆化变质的罪魁祸首。

     

        “纤维素是纸张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纸张强度的主要来源。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很容易发生水解,这就会使纸张老化。”实验室负责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组长田周玲介绍,木材、竹子、稻草等造纸原料,有的本身就是酸性物质,有的则通过长期的氧化、水解产生酸性物质,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更加速了纸张的酸化。现在,纸张酸化已经成为影响文献保存的世界性问题,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历史文献和珍贵图书都受到酸化的威胁。

     

        十几年前,国家图书馆馆员李景仁、周崇润对馆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酸度进行了全面检测。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善本古籍特藏文献大部分已呈现酸化迹象。由于在近现代造纸工艺中,常常会使用酸性添加剂,这使得民国文献的酸化程度比以往更为严重。

     

        基于这样的现状,研发针对民国文献的脱酸液和脱酸设备,成为这个实验室的当务之急。张铭手上的民国版《宋元明清四朝学案》,是旧书市场买来的样品。经过脱酸处理后,他又对这册书的纸张酸度进行检测:pH值为8,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脱酸工艺能否完全中和纸张的强酸和弱酸,pH值是最直观也是最基础的评价指标。如果脱酸后的pH值不达标,其他各项指标性能再好也是妄谈。”田周玲查阅过国外的相关文献,美国国会图书馆等机构的模拟老化试验研究显示,脱酸后,文献的寿命可以延长3到5倍。

     

        批量处理:与时间赛跑

     

        试管、试剂、显微镜、电脑,乍看起来,这个实验室与其他生物、化学实验室似乎也没有太大不同。直到走进最里面的房间,才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家伙”,不锈钢结构,两米多高,长、宽在一米左右——这就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批量文献脱酸设备。

     

        文献保护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常常是还没来得及保护,文献就发生了无可挽回的残损。对海量酸化严重的文献,一页一页地脱酸甚至一本一本地脱酸,无疑都太慢了。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早已进入规模化脱酸阶段。

     

        曾有国外厂商找到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一台脱酸设备报价3000万元人民币。一旦购买了国外的脱酸设备,就要购买相应的脱酸液,每公斤折合人民币1100元,价格同样十分高昂。自主研发纸张脱酸技术,成为中国古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京博物院、中国人民大学先后研制成功纸张气相脱酸技术,但由于所用脱酸剂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国家档案局、上海图书馆等单位对纸张也进行过脱酸应用的研究,但只限于单页纸张脱酸处理。”田周玲说,该实验室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后,就把脱酸工艺作为重要研究方向。2015年,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支持下,还承担了“民国时期文献脱酸研究与脱酸设备研制”项目。

     

        仅仅花费了30多万元,这个实验室就设计制造了这样一台集储液系统、脱酸系统、冷凝系统和控制系统于一体的脱酸设备,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与此同时,自主研制的脱酸液成本也下降为进口产品的十分之一。

     

        “这个设备有一个脱酸提篮,一次能放入20到50本书图书。不需要拆装订,随着提篮缓慢摇摆,文献的纸张就可以与脱酸液密切接触,达到比较好的脱酸效果。”田周玲说,提篮的摇摆频率还可以根据纸张的脆化程度进行调节,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文献造成二次伤害。

     

        田周玲预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检测,这个脱酸设备就能应用到馆藏民国文献的脱酸工作中。随着这种脱酸设备在全国推广开来,古籍特别是民国文献保护的困局将得到进一步缓解。(本报记者 杜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