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3日 星期六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速写血液病中医专家麻柔

    作者:本报记者 田雅婷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3日 10版)
    麻柔正在为患者看病。付中学摄/光明图片

        【名医谱】

     

        众所周知,恶性血液病是一种十分难治的疾病,无数患者家庭因病返贫,不得不放弃治疗。中医血液内科的领军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病专家麻柔深感其痛。他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工作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屡屡创造生命奇迹,很多几近绝望的患者经他调治,获得新生。“血液生病别发愁,西苑医院找麻柔”是患者口口相传的顺口溜,更是对他厚德仁术最好的诠释。

     

        临床中,麻柔安神定志,每次开方,必深思熟虑,尽量用极为精炼且便宜有效的汤药。曾有一位年仅11岁的四川男孩,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且激素治疗无效。他的父母均为在京务工人员,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又不忍心放弃孩子的治疗。几经辗转,他们来到了麻柔的门诊。麻柔用药很轻,每次只开十味左右草药,剂量也小。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调治,男孩的病竟逐渐好转。如今3年过去了,患儿每次复查,血常规指标均正常。

     

        “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麻柔的学生说,最初见到白血病、淋巴瘤患者时,往往也会跟患者一样感到绝望,但随后,就会被麻柔力挽狂澜的医术所震惊。静下心来仔细回味,才发现其可贵之处。上面那个男孩的病情,如果西医治疗,通常会将脾切除或使用一些新药,但考虑到患儿家庭的经济能力,即使是一些价格较贵的中草药也尽量不用,否则患儿家庭难以坚持治疗,疗效就无从谈起。

     

        麻柔还常常教导学生,作为一名医生,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这就需要医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临床功底,还要能够根据情况综合考虑,其核心就在以病人为本、替病人着想。麻柔的学识、道德,充分体现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当中,他的一丝不苟、言传身教,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为了让更多人治得好病,更治得起病,麻柔带领团队,潜心钻研,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采用益气补肾法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取得很好疗效。他用青黄散治疗骨髓异常综合征,众多患者得到缓解,治疗费用也远远低于美国研制的新药,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患者的治病难题,使该病成为继“再障贫血”之后中医药治疗的又一优势病种。

     

        “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麻柔认为,中医经典著作中的奥义,必须要经过反复沉潜涵泳,加以实践,方能彻悟。若浅尝辄止,无异于把珍贵财宝随手抛弃,万分可惜。因此,古稀之年的麻柔,经常出现在医院的研究室里,静静地阅读医学典籍。他瘦弱而刚毅的身影,是紧紧追寻生命科学的坚守,是勇攀科技高峰的豪情,更是守护患者生命的决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