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
不少医学专家认为,儿科医生荒与儿科看病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1999年起儿科专业的取消和停招。从1999年到2015年,我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名,培养速度远远赶不上社会需求增长速度。今年,教育部宣布恢复和扩大儿科专业招生,每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有一所高校举办儿科本科层次专业教育,力争到2020年使全国儿科医师总数达到14万人以上。
但是,4年儿科本科教育需要时间,从本科毕业到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成熟儿科医生也还需要5年至10年的临床经验积累。换句话说,即使从今年开始恢复和扩大儿科专业招生,至少也要10年左右时间才会有第一批相对成熟的儿科医生成长并补充进来。
要填补儿科医生恢复招生后这10年培养的“空档”期,缓解该期间的儿科医生荒问题,必须多管齐下。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首先,让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非儿科医生“转行”成为儿科医生。
医学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经验科学,医生工作年限越长,诊治病人越多,积累经验越多,才越能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水平。让一名没有临床经验的宽口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转行”成长为儿科医生,耗时比较长;但让一名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非儿科医生通过高层次培训与名医指点,倚靠丰富临床经验“转行”成为儿科医生,则相对容易一些。虽说用于诊治成人的临床经验不能完全照搬用于儿科,但两者诊治存在着不少相同之处,用于成人的临床经验也完全可以灵活转换运用于儿科。
其次,取消名医直接挂号,实行分级诊疗。
实行分级诊疗是指所有患儿先由普通医师诊治,若普通医师从中发现自己不能诊治的疑难重症患儿,再推荐给本院或其他医院的名医进行进一步诊治。儿科医生本来就紧缺,以教授、副教授、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为代表的名医更是供不应求,名医对外直接挂专家号(包括网上预约挂号)的后果是:一方面使猖獗的号贩子靠“倒号”牟取暴利、大发横财,另一方面助长了家长迷信名医、非挂专家号不可的倾向。即使普通常见病症也去抢挂专家号,致使名医接诊的多数是普通医生就可以诊治的常见病症,促成了大材小用、错位用人。如果名医用于诊治常见病症患儿的时间过多,用于诊治疑难重症患儿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就会有部分疑难重症的患儿得不到及时救治,这才是最致命的。应取消名医对外直接挂专家号,实行分级诊疗,以确保名医把主要精力用于诊治疑难重症患儿,使最稀缺的名医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最后,对儿科医生实行延迟退休。
今年年初,国家人社部表示将于今年推出延迟退休方案。但由于涉及各方利益,目前社会各界对延迟退休问题争论激烈,态度不一。要减少推行延迟退休的阻力,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宜一刀切式推行延迟退休,可考虑在部分行业与职业中率先推行延迟退休。由于医学是经验科学,儿科医生又严重紧缺,所以对儿科医生实行延迟退休是必要且可行的。
(刘云,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