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0日 星期三

    构建生态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格局

    ——安徽滁州建设“环滁皆美”家园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李明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10日 10版)
    ①滁州生态农业。资料图片
    ②滁州城区夜景。资料图片
    ③生态宜居的滁州城南新区。王家国摄/光明图片

        【新理念新发展·聚焦十三五系列调研】

     

        近几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良好生态营造发展优势,用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全力构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经济,形成生态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创造出好于同期、高于预期、快于全省的发展佳绩。2015年,滁州主要指标总量居全省第一方阵、增幅居全省前列。

     

    1.行动与实践:初步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

     

        2014年底,滁州提出要全面推动“三个发展”,即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将绿色发展、生态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市深入开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出行普及、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业污染专项治理、大气粉尘治理、受损生态修复等多项行动,开始了涉及思维理念、价值导向、空间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发展方式变革。

     

        推动经济结构升级,设立引进来的“绿色”门槛。滁州积极培育绿色产业,设立起了招商引资的“绿色”门槛——优先引进绿色环保产业,不断突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

     

        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迈进。滁州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获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凤阳县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利用项目列入全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凤阳县获批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15家企业列入省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2015年,全市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总数居全省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85亿元,增长15.2%,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近一半。生产性服务业稳步向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转变。2015年,全市服务业净增限上企业31家,累计达861家。新建电商园区6个,引进企业50多家。淘滁网、云伙计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初显身手。

     

        着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生态发展基础。编制了《滁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滁州市城市绿线规划》等多项专项规划。截至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达322.37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13.58平方米,大幅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全市森林面积64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6%,比“十一五”末提高11.1个百分点,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县1个、生态乡镇27个。

     

        着力低碳城市建设,促进绿色生活观念逐步普及。2015年,全市推广建设绿色建筑面积达124.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此外,滁州还加快淘汰全市公共场所、公共建筑、商业机构白炽灯,推广低碳绿色照明灯源,全市近两年累计推广节能灯具80余万只。结合老城区改造、小区出新同步推进住宅节能改造,年改造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先后开通6条城际公交,大大降低了市民出行成本,让城市范围大为延展。积极建设滁宁公交换乘中心,努力实现滁州与南京公交之间的无缝对接,促进滁州公交线网与南京公交、轨道线网的有效融合,为两地市民出行“零距离换乘”提供可能。2015年新增公交车100台,较过去增长了43.5%,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超过国家标准。

     

        2014年、2015年,滁州先后投入运营两批公共自行车,迅速成为了市民最流行而环保的出行方式,运营服务量与日俱增。目前,全市已经建成93个租车站点、2240个锁桩,办理“亭城公共自行车卡”1.7万余张。

     

    2.压力与困难:滁州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十一五”末,滁州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达到66.5%。全市城镇化水平提升到42.8%。与此同时,滁州的发展也开始遇到许多严峻的问题和困难。排放总量、土地供应和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制约滁州发展的主要短板。

     

        1.绿色发展意识有待强化。与先进地区相比,滁州发展低碳绿色产业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对绿色发展认知模糊、意识不强,一些职能部门对低碳绿色产业的内涵也不甚了解。有的对于加快发展与绿色发展的相互关系在思想认识上不统一,未能实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品质、高效益”为特征的良性循环工业综合体系,可持续发展势头不强。

     

        2.发展面临能耗难降的困境。国家开始将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滁州过去发展不够,能耗基数低,“十一五”能耗比已经降了20.8%,节能的潜力和空间越来越小,新上一个高耗能项目就可能用完一年新增能耗指标,这无疑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严峻考验。

     

        滁州节能降耗的空间非常狭窄。以2011年为例,省政府下达任务要求滁州万元GDP能耗下降4%,但当年上半年实际能耗反而增长了1.34%。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2012年,滁州具有最大资源优势的硅玻璃、盐化工能耗比分别高达2.54和2.94,硅玻璃、盐化工、水泥三个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不到20%,但能耗占到整个工业的80%。能耗指标已经成为滁州未来发展的严重制约。

     

        3.污染治理对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压力。由于历史原因,滁州市内及周边的化工、重金属等企业不少,运输泄漏、跨境倾倒等环境安全隐患较多。少数地方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环境违法事件时有发生。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带来污染物激增的问题,环境问题更加敏感。

     

        近年来,滁州全市大力开展水污染治理,但总体来看,水环境的质量还不高,四类以下水质的水体还占到70%以上,淮河、来河、襄河、清流河的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大气污染的压力趋增,城乡建设产生大量灰尘,水泥、石英砂加工产生的粉尘问题,一些大型化工企业由于历史原因而离市区较近,这些都为滁州的环境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十二五”期间,滁州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要减少8%-10%。滁州长期欠发达,污染减排的基数低,留给新引进项目的排放空间越来越小。

     

        4.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动力匮乏危机。近年来,滁州市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缺少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和企业——这是滁州市自主创新中最突出的问题,原创企业成长慢,生产型企业研发少的情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一方面,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成果转化较慢。2012年,滁州新签订的招商引资项目中仅有三分之一左右有不错的科技含量,全市科技含量较低的企业占42%以上,拥有高新技术企业仅66家,全省排名第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发明专利授权数不到合肥的1%。创新意愿不强、研发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依然长期存在。

     

        另一方面,科技投入不足,鼓励创新的机制尚未健全。滁州市科技投入虽然每年递增,但仍然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滁州缺乏一流的科研机构、一流的企业和高等院校。科技投入无论是财政投入还是自筹经费都非常有限,2012年的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0.6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一个百分点。

     

        5.整体发展面临土地等资源约束考验。随着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大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发展建设和用地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空间严重不足,严格土地管理形势十分严峻。

     

        土地“闸门”不断收紧。根据省批准的滁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市需保有基本农田5980平方公里,加上一般农用地和林地等,需保有农用地10762平方公里,扣除水域和自然保留地及交通、水利、风景名胜区等用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只有1233平方公里。除去已使用建设用地,未使用建设用地只有122平方公里。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实现工业化率达到5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的目标。而无论是发展工业企业还是建设新型城镇,都需要土地作为支撑。

     

    3.目标与路径:建设环滁皆美家园的发展思路

     

        实践证明,滁州的发展思路是比较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伴随着“十三五”画卷的徐徐展开,滁州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使滁州转型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开创“环滁皆美”的新局面。

     

        凝聚绿色发展共识,体现产业发展全过程。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推进格局,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进而增强发展绿色产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深入研究适应我市条件的产业发展规律,在发展新兴产业上赢得主动。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产业发展越来越呈现集聚化、规模化、高速度和垄断型等特点。新兴产业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极具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对一个地方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要深入研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最新国家发展战略与我市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分工,突出特点,把握重点,努力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结合发展实际,找准低碳绿色产业发展新路。我市作为发展中城市,集聚发展要素的能力较弱,不宜采取平均用力、全面推进的战略取向。在发展低碳绿色产业上,要坚持实施“园区聚集”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遵循以吸引增量和提升存量并重的基本路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突破口、选准着力点,在一些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以重大核心项目为抓手,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以大开放的视野借梯登高、借力发展,聚力招大引强,敢于无中生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建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在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构建产业链,打造若干百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建立落后产能常态化淘汰机制,全力支持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统筹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加强科技型企业孵化基地建设,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创意、设计、研发、小试、中试基地,帮助解决融资难、征地难、缺乏服务平台和技术平台等发展瓶颈。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资金,引导、扶持、激励企业开展高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工作,实施领军人才引进战略,为绿色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完善和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计划,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以技改项目为抓手,引导企业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推进智能制造、数字工厂建设,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工业经济发展增强后劲。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加快实施“十百千”工程,鼓励骨干企业通过技改、兼并重组、上市等途径,促进大企业上台阶、中企业上水平、小企业上规模,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严格实行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双考核”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防治计划。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等设施建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划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

     

        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发展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推进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绿色矿业和绿色矿山建设,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风景名胜区等。继续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到2020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积百万亩,森林覆盖率新增4.6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园林绿化面积1724万平方米,改造提升1183万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绿地达15平方米以上。

     

        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建立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健全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扎实开展各类生态示范创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滁州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力推进琅琊区省级低碳示范区建设和全椒县、南谯县全国、全省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到2020年,确保滁州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市4个以上县(市、区)、60%乡镇和村分别建成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

     

        (李明,作者系中共滁州市委书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