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科技大学,有3500多名痴心“三农”的大学生,他们聚拢在一面叫作“民生之窗”的旗帜下,尽管社团创始人之一的王进发同学已经离世,毕业生也走了一拨又一拨,但社团组织乡村调查、扶贫济困、支教助学等活动连续10年不间断。
10年来,社员足迹遍布全国60多个县170多个乡村,写出关于中国乡村的考察报告300余篇,其中《辽宁省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研究》获得国家级奖项,多篇获得省级奖项,社团跻身全国“十佳社团”行列。
日前,记者走进辽科大,追寻“象牙塔”里的学子与“三农”难以割舍的情缘。
冶金学子的“三农”社团
提到“民生之窗”,就不能不提到王进发。这个来自江苏农村的小伙子,2004年考入辽科大材料学院冶金班不久,就成了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一名志愿者。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由天津科技大学教师刘湘波实际操办。为了表明自己心向“三农”,他特意把名字改成“刘老石”。
“刘老石”是王进发的偶像。2006年3月,王进发与学弟刘建一起,发起成立了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东北下乡联络组,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支农调研交流会。会议一结束,两人就带领7名同学,赴吉林四平梨树县调研,从此开始了冶金学子和土地的10年情缘。
2007年,以“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的“民生之窗”社团正式成立。每年寒暑假、国庆节,社员都到田间地头做考察调研。
据统计,自“民生之窗”成立以来,社员共获辽宁省“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6项。
在下乡中读懂人生意义
2014年7月21日至8月10日,第八任“民生之窗”会长闫海祥和翟明智、周文彬、王壮壮、吕玉辰4名同学,从学校出发,跨辽宁、河北两省,经停鞍山、盘锦、锦州、葫芦岛、秦皇岛、承德6市,徒步700多公里,先后考察了10个乡村,最后撰写出《当代农村低碳发展的现状与启示》和《辽宁省设施农业的调查与探究》两篇考察报告,荣获辽宁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社团下乡采用的是选拔制。2010年暑假,社员李爽面试失败,沮丧得哭了鼻子。2011年寒假再战,他被选拔到岫岩县岭沟乡进村考察,但一放假看见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回了家,自己又不免伤感。“选择留下来究竟为什么?”李爽回忆说,在乡村和小朋友们共同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后,才明白了下乡的意义,“从农村返校的那一天,许多孩子和家长早饭也没吃就来送我们,从孩子们的泪光中,我读懂了人生的意义。”
“刘老石”说,我们组织青年人下乡,就是要“让青年人在对社会的关注中超越狭隘的自我关注,从而把自己的命运和农民的命运、国家的前途结合在一起”。记者发现,很多大学生都记住了“刘老石”这句话。
最有人气的社团
王进发和“刘老石”先后因车祸离世,但两个人开创的事业并没有中断。社团成员李强,到大三那年,就已经不满足于寒暑假和国庆节三次下乡支农,便到“刘老石”创办的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实习,负责全国支农社团和队员的培训指导。毕业后进入“沃土工坊”。
“‘沃土工坊’做的事情,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做生态农产品流通,培养返乡青年。”李强说,“在城里努力过,拼搏过,却发现那里并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回到家乡,‘沃土工坊’专门为他们提供销售支持、技术指导,偶尔还会有心理辅导。”
2009级大学生郭清明,家住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平房子镇山湾子村,高考那年,正赶上辽科大“民生之窗”的学生到村里支教,大学生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考大学时,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辽科大,一入校就加入了“民生之窗”社团。
“如今,‘民生之窗’社团仍是科大最活跃、最有人气的社团。一开始,团队只有5个人,现在每届都有将近500人。”辽宁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侯锡林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