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8日 星期一

    “钢笔大王”可为国企改革借鉴

    作者:周俊生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8日 02版)

        【新闻随笔】

     

        英雄从昔日“钢笔大王”的辉煌中走了出来,在转型的同时又为传统产品开发出了新的市场,总结其这方面走过的道路,可以为当下的国企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日前,一篇《中国钢笔大王之痛:曾经资产超7亿,如今抵不上上海一套房》的帖子刷屏。英雄金笔,曾经让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国产名牌,由于市场萎缩而逐渐边缘化,几乎到了被人们遗忘的地步。读着这样的报道,难免令人唏嘘。

     

        对于熟悉上海近十年国企改革的人来说,这篇报道讲的故事已经陈旧。上海作为一个计划经济时代的“模范城市”,曾经集中了国内一批优秀的轻工业名牌产品,上海牌手表、凤凰牌自行车、蜜蜂牌缝纫机,甚至周立波在清口表演中提到的乐口福饮料,都曾经让天南海北的中国人津津乐道,英雄金笔当然也在这个行列之中。曾几何时,谁家拥有这些物品,都能引来左邻右舍羡慕的目光。但是,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后,这些“Made in Shanghai”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危机,有的品牌目前已经销声匿迹。

     

        其实,这些产品的市场萎缩乃至消失,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更新换代。以钢笔来说,它的出现曾经推动了人类的“书写革命”,在西方迅速替代了鹅毛笔,在东方则取代了毛笔等书写工具。但是,当20世纪40年代圆珠笔出现以后,钢笔的市场很快被其超越,圆珠笔因不需要像钢笔一样反复注水而成为大众首选的书写工具。而当电脑普及以后,“写字”已经被“打字”取代,无论是钢笔还是圆珠笔,其市场出现萎缩便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实际上,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这种原有物品的淘汰时时都在发生。

     

        但是,产品的更新换代对于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来说,却是生死攸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英雄金笔厂被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其资产规模曾经扩展到7亿元。公司启动多元化战略,展开了多起并购,投资了煤气厂、钢琴厂等,厨房设备一时成为英雄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但由于市场不成熟,这些早期的并购并未成功,企业甚至背上了沉重债务,以至在2012年准备出卖49%的股权换取250万元现金收入来解困,这就是帖子中说的“曾经资产超7亿,如今抵不上上海一套房”的来历。但是,这个价格并不包括英雄金笔厂的土地、厂房及商标等资产,因此看上去比较低,当时就引起误读并招致舆论批评,最终这笔交易未能进行。

     

        事实上,最近几年,经过不断的探索,昔日的“钢笔大王”正在重新焕发光彩。目前的英雄集团,已经不能与以往那个生产英雄牌钢笔的厂家简单类比,而是一个拥有10家投资企业的大型集团,除了全资拥有的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外,业务还涉及精细化工类产品和商贸租赁服务。英雄牌钢笔仍然存在,只是已经成为一种适应高档社交场合的签字用笔,拥有一支英雄金笔正在重新成为一部分人的身份象征。实践证明,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社交的追求,英雄金笔的市场正在延伸。很显然,那种认为它已“英雄气短”的嘲笑未免浅薄。

     

        传统品牌凝聚了国人的深厚感情,但是如果企业因循守旧、无视市场发展变化,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像英雄金笔这样的产品,尽管在企业的努力下,通过技术革新保持了一定的市场,但因为“书写革命”的出现,这个市场只能是小众的,要想恢复到以往的辉煌,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企业更应该做的就是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创新。市场变了,“钢笔大王”只有跟着市场求变、求新,才能在新的市场条件下重塑其生命。

     

        在上海众多传统品牌企业转型的过程中,英雄应该是成功的。英雄从昔日“钢笔大王”的辉煌中走了出来,在转型的同时又为传统产品开发出了新的市场,总结其这方面走过的道路,可以为当下的国企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周俊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