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7月13日,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向母校捐赠六千件文物瓷器的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捐赠方和受捐方的消息称“这些藏品包括了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但随即便有大量质疑声音出现,认为这批藏品真伪存疑。这篇千字短文无法探讨六千件陶瓷的真伪,还是从这次捐赠仪式的现场说起吧。
北师大面对的是什么组织?
媒体刊布的照片显示,由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这场活动,全称是“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邱季端学长中国古陶瓷藏品捐赠仪式暨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成立大会”。名称很长,值得好好分析。
从名称上看,这次活动并非个人行为,而是有一所高校和一个社团组织牵涉其中。我当然相信北师大校方在接受捐赠前已经做过审核,但好奇心驱使,还是登录由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在“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查询”平台上检索。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独立的社团法人,于是输入了“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不料给出的答案竟是:“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难道堂堂高等学府会上当?转念想,它很可能是一个社团的二级组织,于是再次搜索“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果然显示确实存在这样一个组织,检索平台不仅给出了状态正常的评价,还友善地提供了网址链接。
好奇心继续作祟,按照公示的网址浏览“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其章程显示这是一个“研究中国战略与战略管理理论、政策的全国性的精英学术团体”,看来靠谱得很啊。一时手快,点开了其组织机构页面。然而,在网站提供的组织机构图中没发现有“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这样一个二级组织存在。但通过其他的检索渠道,又确实可以找到“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5年12月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消息。
为何这个社团二级组织的面貌如此不清不楚?北京师范大学究竟面对的是怎样一个组织?在“北师大受捐六千件瓷器”事件众说纷纭的关键时刻,实在需要号称是全国性精英学术团体的“中战会”尽快出面澄清。
如何利用“京师瓷”?
其实,“北师大受捐六千件瓷器”事件中不清不楚、以致令人感到困惑之处还有不少。
比如在这次捐赠仪式上,北师大校长董奇宣布:相关博物馆与研究院的建设已提上日程,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而且将建在北京三环以里、寸土寸金的学院路校区内。可在16天后的7月29日,北京市文物局明确告诉媒体,目前“经市文物局与有关方面调查了解,尚未收到任何单位和个人关于设立该博物馆的备案申请,也未接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相关咨询。”
一个宣布博物馆建设已提上日程,一个却说连备案申请都没收到。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需要北师大方面及时向社会公众答疑解惑的关键问题。
虽然博物馆建设还是一笔糊涂账,但北师大决定成立“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却是不争的严肃事实。而与之相关、颇值得玩味的事情发生在捐赠仪式前一天。
据报道,7月12日,《中国古陶瓷大典》编写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师大召开,实业家邱季端身兼研究院院长和大典主编两项重任。据说这是一部浩瀚大典,煌煌五卷,纵跨汉唐、宋、元、明、清朝,将“作为中国古陶瓷史的里程碑著作,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古瓷辉煌灿烂的历史新篇有着深远的意义。”
此刻,耳畔顿时响起董校长的话来:“清华有清华简,北师大有京师瓷!”他还掷地有声地指出,“京师瓷”将担负起研究、育人、传播、创新的重要责任,北师大一定会保护好、利用好、研究好这些古陶瓷瑰宝,让它们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由此不难推想,这部《中国古陶瓷大典》未来将会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何等精彩的重点科研项目、重大出版项目。因为校方已经明确表示“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问题是,哪些人、哪些博物馆收藏的陶瓷作品会收入这部“大典”?若真伪无法辨清,作为高等学府,当纯净如白纸的莘莘学子走进博物馆,万一看到、学到的是假文物,会不会见到真品时反而视为假?如同喝惯假茅台者,再品真茅台时反倒谓之假酒?更可怕的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不可靠时,其学术成果岂不是会误导更多的人?细思极恐。
说起北京师范大学,说起北师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是启功教授。先生已去世十一年,但我尚记得他生前曾长期担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而先生晚年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如今仍在校园各处可见,字迹犹新,未曾湮灭。
唯望这八个字也能牢牢铭刻在人们的心上。
(乔鲁京,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