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6日 星期六

    87岁老党员房洪瑾:

    “资助孩子数争取超过我年龄”

    作者:本报记者 刘勇 毕玉才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6日 03版)

        一位命运坎坷的老人,19年来默默资助68名贫困学生,却从不留下个人信息。他就是87岁的退休老党员、鞍钢集团公司炼焦总厂退休高级工程师房洪瑾。

     

        日前,记者来到鞍山市立山区光明街房洪瑾家中。老式楼房,节俭的生活,朴实的语言,记者感受到老人心中的阳光和温暖。

     

        房洪瑾出生在山东潍坊一个贫困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在亲戚的资助下读完了高中。1949年,他考入南开大学,靠人民助学金和同学们的帮助完成学业。“能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都是因为共产党的培养。”房洪瑾说,“为了感谢党的培养,我时时处处想着感恩报恩。”

     

        1997年11月中旬,已经退休的房洪瑾从媒体上看到一条、救助失学儿童的消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对上不起学的孩子,我不能视而不见。”房洪瑾说。

     

        来到鞍山希望工程办公室,房洪瑾捐助的要求非常简单:找生活最困难的先救助。不打扰孩子,不搞任何仪式,只让孩子体会到关爱,健康成长,不因被救助而有任何心理负担。不透露姓名、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房洪瑾说:“如果这么多孩子和家长都跑来感谢我,那我资助他们的‘味道’就变了。”

     

        1999年5月,经鞍山市妇联介绍,房洪瑾了解到铁东区长甸小学二年级残疾学生张璐璐患先天性脑瘫不能行走,自幼父母离异,靠爷爷奶奶养大,生活十分困难。房洪瑾决定做这个不幸孩子的代理家长,直到她年满18岁。当年暑假,房洪瑾雇了一辆三轮车将11岁的张璐璐带到二一九公园,这是孩子第一次到公园游玩。从那以后,每逢重要节日,房洪瑾都会带上饺子、月饼和水果去看她。张璐璐爱看书、爱听故事,房洪瑾买了40册故事书送给她。2002年,房洪瑾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退休金给张璐璐买了一台折叠式轮椅,半年多没有下楼的张璐璐,沐浴在久违的阳光里,并第一次登上鞍山烈士山的山顶。坐着新买的轮椅,张璐璐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2006年,张璐璐18岁生日的时候,房洪瑾将1006元的存折亲手交给了她,作为她成人后谋生的启动资金。

     

        其实,房洪瑾退休后的生活并不宽裕。1997年开始救助困难学生时,自家3个孩子也需要钱。2008年,房洪瑾老伴患上直肠癌,治疗、护理、营养,经济负担不轻,但他对孩子们的帮扶从未间断。

     

        在房洪瑾的心中,“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应该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分担苦难”。1987年,他和妻子双双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告诉记者:“雷锋也在鞍钢化工总厂工作过,虽无缘相识,但雷锋精神鼓舞了我50多年。”

     

        1998年南方水灾,2000年保护母亲河,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玉树泥石流……老人房间里的50多本荣誉证书和捐款证书记录了他的善举。其中汶川地震,21年党龄的老人交了2100元特殊党费。

     

        “活到90岁是我的目标,到时候希望捐助孩子的数量超过我的年龄。”房洪瑾说。

     

        (本报记者 刘勇 毕玉才)

     

    短评

     

    位卑未敢忘忧国

     

    刘勇

     

        不联系、不打扰、不突出个人,以至于孩子们写来的感谢信里有“解放军”“阿姨”“叔叔”等各种称呼。一个老伴患有重病、家境并不富裕的老人,退休后的日子里默默无闻地资助着68个学生,只为了回报党的恩情,这种崇高的境界令人感佩。我们有8700多万党员,如果每一个党员都能像房洪瑾老人一样,身怀家国情怀,为民解难,我们的干群关系还何愁不紧密,社会还何愁不和谐?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默默奉献,是立在我们面前的一面正身铜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