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近一段时间,“伊斯兰国”武装在叙利亚、伊拉克的据点不断失守。进入8月,美军应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的要求,开始对盘踞在利比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发起空袭。但“伊斯兰国”失“地”不失“势”,在阿富汗、埃及等地不断开辟新的据点,由其直接发动或煽动的恐怖袭击更严重影响欧洲的安全形势。围绕这一系列新动态,本报记者采访了知名中东问题专家、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
李绍先指出,此次针对利比亚苏尔特的“伊斯兰国”武装的空袭就是一系列军事行动的继续。实际上,美国近一年多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利比亚境内“伊斯兰国”武装的军事打击行动。2015年6月,美国在利比亚发动空袭,据称炸死了极端组织头目贝勒穆赫塔尔(但此消息一直未经证实)。2015年11月13日,美国又对“伊斯兰国”利比亚分支的指挥中心发动空袭,定点清除了其高级头目阿布·纳比勒。2016年2月19日,美军对利比亚境内一处“伊斯兰国”训练营发动了空袭。
他说,2015年以来,“伊斯兰国”有意向海外(即叙利亚、伊拉克之外)扩展,其中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的老家苏尔特成为“伊斯兰国”在海外最重要的基地,力量最强时号称聚集了5000~8000名战斗人员。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一直在对苏尔特的“伊斯兰国”武装进行打击,这一次美军的空袭就是配合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的打击行动。美国的主要目标是务必不能使“伊斯兰国”在利比亚形成新的恐怖主义策源地。
针对“伊斯兰国”武装在军事上的步步退守,李绍先指出,尽管今年2月以来,由于美俄联手推动叙利亚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停火、谈判,“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伊拉克呈现颓势,丢失了不少地盘,其大本营摩苏尔和拉卡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但尚不能就此认为“伊斯兰国”即将消亡,因为该组织的出现和长期存在,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伊叙地区原有的政治秩序坍塌所致。可以说,如果新的政治秩序建立不起来,或者说只要有关大国不能就伊叙地区未来政治秩序达成妥协和一致,消灭“伊斯兰国”就只能是空谈。
李绍先判断,就目前的态势来看,如果美国现在就将“伊斯兰国”置于死地,那获益最大的显然是叙利亚政府、伊拉克政府以及伊朗和俄罗斯,这显然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目前还远远看不到“伊斯兰国”末日的那一天。该组织也绝不会坐以待毙,其新的动向就是一方面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不断发动恐怖袭击,另一方面跳到外线(叙利亚、伊拉克之外)建立新的根据地,比如它们宣布建立的“呼罗珊省”(包括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和伊朗一部分)、“利比亚省”、“埃及省”等等。
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国际社会面对“伊斯兰国”的威胁丝毫也不敢掉以轻心。
(本报北京8月5日电 本报记者 李曾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