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

    川剧花旦团长谭继琼:

    梨园苦乐三十年

    作者:本报记者 陈雪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楼程莉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5日 09版)

        【新闻人物】

     

        整整谢幕了五分钟,围在舞台周围的热情观众才渐渐散去。“搞快点咯”,素衣粉面的女主角“陈白露”招呼着演员们到后台卸妆。

     

        仅仅五分钟,“陈白露”卸掉了演出前花三个小时上的妆,在会议室里与戏曲专家们侃侃而谈。她就是重庆三峡川剧团团长谭继琼。

     

        日前,重庆市三峡川剧团创作排演的《白露为霜》作为“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在北京上演。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原会长姚欣感慨:“地级剧团的演出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让我感到惊讶、敬佩。”

     

        惊讶和敬佩的背后,写满了基层剧团长达60年的坎坷与荣耀,也满含着谭继琼“痛并快乐”的川剧人生。

     

        由话剧《日出》改编而来的川剧《白露为霜》,是著名剧作家隆学义改编曹禺话剧的三部曲之一。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交际花陈白露沉沦挣扎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最终为追求光明与自由服毒自杀的悲剧故事。

     

        舞台上,“陈白露”唱道“清霜如女郎,女郎绿水旁”。在婉转清丽的唱腔之中,在如水流转的眉眼之间,一个在旧时代里命如浮萍的女性形象跃然于舞台灯光之下。懦弱与犹豫,苦痛与挣扎,陈白露的种种人物性格被川剧的程式表演雕琢得细腻又富有余味。

     

        舞台之下的谭继琼,却有着与陈白露截然相反的性格,“倔强”——她常常这样形容自己,这更像她主演的川剧《鸣凤》中善良、坚毅的鸣凤。

     

        谭继琼14岁进入重庆三峡川剧团学习川剧。2003年,年仅30岁的谭继琼接任团长。当时全国的戏剧团都面临萎缩,三峡川剧团几乎很多年没有创作,一度濒临解散。2009年,在重庆市文化广电局领导的推荐下,谭继琼得到了隆学义的剧本《鸣凤》。然而,剧团里的演员们却都犹豫了,基层剧团缺人才少资金,如何撑起这样的大剧目?如果演出失败,小剧团的命运是否会更加风雨飘摇?种种“不自信”由基层院团几十年的历史造成,却考验着有梦想的今人。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排了再说。”接下剧本谭继琼全凭“胆子大”。她开始四处奔波,借演员,甚至自己垫付演员工资。随后,就是不分昼夜辛苦排练,谭继琼甚至告诉身边的人“我就是鸣凤!”

     

        鸣凤衔得梅花来。2009年7月,《鸣凤》在重庆首演成功,荣耀纷至沓来:谭继琼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鸣凤》获批成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

     

        一入梨园三十年,在谭继琼的回忆里,她的川剧人生中更多的是“苦味”。

     

        苦味来自从艺多年累积下的身体伤痛。很少有人知道台上身段婀娜的花旦,台下承受着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苦楚。

     

        苦味来自一边日夜苦练技艺、一边操心剧团建设。谭继琼说,基层剧团的演员们都身兼数职。演老生的可能是管理人员,演青衣的有可能兼任着财务工作。三峡剧团是重庆仅存的两个国有川剧院团之一,“基层的院团就要真正为基层的老百姓做文艺,到最边远的地方演出,把戏送到最渴望看的百姓面前。”到巴山蜀水中去,无论寒暑——这是谭继琼和剧团演员们辛苦坚持的“艺术良心”。

     

        苦味来自对川剧艺术的忧思与责任。“川剧的创作要接地气,要与现实接轨,与市场接轨。还要定时定点演出,培养群众的文化消费习惯。此外,培养青年川剧人才也十分重要。”在辗转难眠的夜里,她一次次思考川剧艺术的发展。

     

        如果说梨园岁月给这位“花旦团长”带来了哪些快乐,就是当她听到人们说“没想到万州还有这样好的川剧团”。

     

        (本报北京8月4日电 本报记者 陈雪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楼程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