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

    “《又见国乐》,让国乐常见常新”

    作者: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3日 05版)

        近日,中央民族乐团推出的民族乐剧《又见国乐》在全国巡演,这是继《印象国乐》之后该团推出的又一部备受瞩目的国乐精品。

        《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由王潮歌导演、“80后”青年作曲家姜莹作曲编曲,自推出以来就广受好评,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走近国乐。有评论称,这两部民族乐剧颠覆了传统的民乐演奏形式,既似戏剧,有一定情节和故事,又似音乐会,有大乐队现场伴奏和高水平的独奏、合奏,运用舞台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审美表现形式,为观众营造出新鲜的音乐情境。

        姜莹从小学习琵琶,常常一边听着贝多芬的交响乐,一边练习琵琶的基本功。高中时期,姜莹开始学习作曲,她喜欢上了这种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在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她成为同学中唯一的专业乐团的驻团作曲。

        她不甘心国乐只成为少数人欣赏的“雅乐”。她相信,这种传统艺术一定可以“雅俗共赏”,为更多的年轻人所喜爱。《印象国乐》《又见国乐》让她的设想成为现实。

        《印象国乐》中的敦煌篇章运用的演奏乐器是从敦煌壁画上复制下来的,但到底每件乐器发出什么样的音色,现代人很难去量化,姜莹追求的是神似,特别是表现汉唐时期的神韵。

        在创作过程中,姜莹突破了传统的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段落式的写作模式,而是以戏剧串联曲目的方式呈现演出。这也是姜莹第一次用两个主旋律去贯穿全曲,因为平时写音乐会,作品之间往往是独立的,有一些风格上的对比。但这次是把整场音乐会的风格完全统一起来,而且每一个舞台的呈现,都会影响姜莹创作的音乐,必须有画面感,有点像写歌剧音乐。通过这种尝试,姜莹跳出了以前只是写音乐本身的那种思维模式,而是把戏剧的元素融合在音乐创作里面。

        结果《印象国乐》大获成功,观众的热情出乎她的意料。这让主创和演出团队备受鼓舞。在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好口碑之后,作为《印象国乐》第二部的《又见国乐》一经上演,再次取得成功。

        《又见国乐》的最大特点就是向国乐经典致敬。他们选择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比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春节序曲》,还有一些民歌,比如《浏阳河》《鸿雁》,还有代表民族气概的《黄河》(《黄河大合唱》《黄河钢琴协奏曲》)等一系列经典曲目。

        这些作品本身已经非常具有知名度了,主创团队还是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透过戏剧的形式,他们让阿炳复活,与现在的年轻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即使是纯粹表现景色的《春江花月夜》,没有戏剧冲突,通过改编,一段江南宅院里的男女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呼之欲出。这些改编都保留了原作的主旋律和神韵,让“旧相识”变成“新相知”,观众有种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一些“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观众都表示,传统音乐离他们更近了。

        《又见国乐》在美国的5场演出,用商业交流的形式走进美国主流观众群体,既获得了票房,又获得了赞誉。美国肯尼迪表演中心副总裁米奇·贝拉对《又见国乐》给予高度评价:不可思议、国际顶级水平、具有震撼效果。

        姜莹认为,把传统国乐的精华传承下来,并加上现代人的、当下社会的审美心理,去重新诠释经典,才会获得成功。经典的流传,就像种族繁衍一样,它们能流芳百世,就证明了它们的基因是非常好的。越是经典名曲,越能带给人灵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保留经典的同时,赋予它一种新的解读,让国乐常见常新。”

        (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