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广东东莞沙田镇虎门港立沙花园社区

    用本土文化构建精神家园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2日 04版)

        【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中宣部宣教局 光明日报 合办】

     

        从茅寮、砖房到高楼,从松散村落到花园社区……近日,在广东东莞沙田镇虎门港立沙花园社区,记者看到,原先立沙岛上的4个村落,通过社区创新,实现了从“岛民”向“居民”的转变。

     

        在立沙岛建设的图谱中,2014年11月28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立沙花园第三期最后42栋农民公寓开始分房抽签,2080户村民陆续分得2584套住房。大流村党工委书记何坤仔告诉记者,为了这一天,有的人已经等了6年多,“洗脚上楼”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镇港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立沙花园安置区是镇港乃至东莞全市最大的安置区,用于安置中围、和安、大流、泥洲4村共一万多名拆迁村民。

     

        “上楼后,人也变斯文了。”立沙花园内居民谈起周围人的变化,都会说起在志愿者带动下开展的各类活动。该社区是典型的疍家传统文化区,立沙村民黄锦玉作为广东省咸水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收集各类疍家人生活、劳作工具及相关资料,建成了现在的沙田水文化展览馆。社区通过突出龙舟文化、水文化、港口文化,以咸水歌、龙舟、水乡元素等重点本土文化,固牢了村民的“历史情感纽带”,用传统文化元素留住“乡愁”。同时,该社区通过“百场培训”“千场文艺”“万场电影”等文化惠民活动,使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意识逐步由农村村民向现代居民转变,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实现村民居民化、生活社区化,让社区居民归属有“根”、精神有“魂”、心中有“梦”。

     

        社区设置立沙花园红黑榜,制定“立沙花园文明公约”,评选公布社区“十大不文明行为”,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爱心超市和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奖励机制,开设社区文明行为教育课堂,举办道德讲堂,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践行文明生活。

     

        社区还把各种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到社区建设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开展“非遗”咸水歌传承行动,对无曲的咸水歌进行谱曲配乐,并编成《疍家情》等情景剧,搬上舞台。同时,立沙花园设立固定的咸水歌传唱点,每周组织咸水歌爱好者亲自教授社区的居民传唱,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保留。

     

        (本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