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做公益应讲科学

    作者:曹华飞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2日 02版)

        【新闻随笔】

     

        相比民间组织的盲目性、随意性,海南三亚的这次行动按理说由专门的行业协会来实施,更应该严密、科学、充分地论证。有情怀,更要讲科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近日,一个名为“三亚海鸥召回行动”的项目吸引了公众的视线。一家名为“蓝丝带”的海洋保护协会宣布从青岛引进一批海鸥来驯化放飞。然而媒体公布了召回的“海鸥”照片后,相关专家却表示这批被运往海南的幼鸟根本不是海鸥而是燕鸥,并没有在海南的已知繁殖记录,只是迁徙时途经海南,“召回”一说本就无从谈起,甚至还可能影响当地生态,一时间争论四起。

     

        从专家科普中,我们逐渐清楚了海鸥和燕鸥的区别,了解到鸟类迁徙、留岛、繁殖等习性特征,并从文献中获知海南岛常年鸟类分布情况。这些背景知识,架构在生物物种和地域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上,不但应该是科普读物的内容,更应该是像“三亚海鸥召回行动”这类项目的立项研究和决策安排的基础知识。

     

        面对舆论的质疑,三亚林业主管部门通过当地媒体给出了回复,他们表示,目前对燕鸥进行“幼鸟育雏后,放飞大自然”属于一种探索性尝试,这种方法能否让燕鸥更多地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还需要时间进一步检验。据称,召回海鸥是为了让三亚再现“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的美景,但要满足这份情怀恐怕需要付出很大的试错成本。

     

        但最令人担心的是,生态平衡几乎容不得试错。此次“三亚海鸥召回行动”,组织方此批从青岛引入44只燕鸥幼鸟至三亚,已放飞6只,并据组织方称,该项目将进行5年,预期繁殖3000只燕鸥。如果招引、繁殖的方法如相关专家所说的不科学、不起效,该项目对海南岛生态平衡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

     

        近些年,一些民间组织大规模“放生”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密切关注,如将毒蛇随意放生到人流密集的山林草丛,将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鲵放生到其根本无法生存的北方河流。就在上个月,浙江温州楠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区遭到严重污染,也是因为有人“放生”了六七百斤鱼。

     

        相比民间组织的盲目性、随意性,海南三亚的这次行动按理说由专门的行业协会来实施,更应该严密、科学、充分地论证。有情怀,更要讲科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