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未来学校在未来,也在路上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 刘博超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2日 14版)
    沙龙现场。光明图片

        编者按:近年来,“未来学校”开始成为教育界的热词,如瑞典关于学习空间的变革、美国关于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俄罗斯关于学校与外部社会的关系等,都不约而同地扬起“未来学校”的旗帜。同样在中国,诸多学校也将教育改革中多样化的尝试与“未来学校”接轨,比如各种云平台、教育技术、创客空间的运用,又比如MOOC、翻转课堂、学院制、走班制等课程领域的改革,也都贴上了“未来学校”的标签,那么这些就算是“未来学校”吗?似乎我们对“未来学校”的阐释仍停留在单一的概念层面。

     

        究竟怎样才算是未来学校?未来学校的形态是什么样的?未来学校如何创新教育管理体制与办学机制?未来学校的课程如何在达成育人目标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相结合?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探究。

     

        毋庸置疑,“未来学校”是在社会转型,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个性化教育需求与日俱增的趋势下产生的,尤其是政府简政放权,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鼓励多元办学,多形态育人,基础教育领域全面迎来供给侧改革的态势下,各种各样的教育探索在进行,而学校只有做出系统性的改变才能抓住这个机遇。

     

        未来学校,是每个关心教育人士心中教育梦的图景再现。因为有更高的追求,才会有更多对教育、对未来人才的思考、期待。

     

        日前,由中国教育学会、光明日报教育部主办,以“遇见未来学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办学探索”为主题的教育沙龙在成都麓湖生态城举办。

     

        遇见,是一种预见、畅想。未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我们的社会需求,社会大环境,国家战略需求发生了变化,倒逼我们教育体系要发生系统变革,而不再是小修小补的变革,这是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们讨论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我们不讨论这种前提和基础,就无法理解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性,就像杜威说过的一句话,今天的学生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老师和学生将生活在过去。”参会人员能感受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教授的急迫。

     

        陶西平先生说,我认为对未来学校的理想不一定能成现实,这不是必然的结果,是一个很艰苦、渐进的过程。尽管各国都有自己的未来学校的研究,中国未来学校的研究除了有教育的共性之外,也应该强调一下中国自身的特性。建议未来学校的研究更加关注的是2030年到21世纪中期中国的学校,更加关注中国学校的未来学校的研究。

     

        的确,这样界定的未来才是现实的未来,不是空想的未来。

     

        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表示,面向未来的学校变革是多方位的,包括办学理念、学校形态、学习方式、教学管理、师生关系、资源配置等方面,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教育本质;必须以培养人为根本价值追求;必须保持教育的创新力;必须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成千上万脚踏实地的教育家。同时,建设未来学校要重视现有学校教育的价值,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未来学校是多样化的,融合、开放、多元、无边界……热爱教育的人都在规划自己的未来学校。

     

        考虑到价值、人、技术、结构等多种因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如平从“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这“四个有”来理解“未来学校”。“未来学校是新样态学校,它不是将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打开了教室门窗、拆掉围墙以后的学校,而是在更高的教育境界上,或者更高的教育品质和品位上来思考学校发展。如果这样做,我相信未来学校一定是教育乌托邦的显化,一定是教育的理想和执念的落实。”

     

        “未来学校仍然是学校。学校有三个基本的要素,一个是老师,一个是课程,一个是课堂。”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校长姜言邦表示,未来学校的课程应该是私人订制式的,就是说不同的学生来学习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课程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觉得未来学校的课程资源,不仅仅是学校里面的资源,还有社区的、社会的、国际的、国内的资源,它的资源会更加丰富,更加接近社会的实际。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认为,“大数据”将成为未来学校非常重要的标志。校园或课堂内外,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全面全体全程数据的收集,自然形成教育的“大数据”。教育信息的流通能否畅通无阻?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否实现精准推送服务?将成为衡量未来学校重要的指标。

     

        未来学校,也许是一个概念,但我们更清楚,它是一个更加丰富的资源平台,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可能。

     

        未来学校在未来,也在路上。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刘博超)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