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1日 星期一

    国家艺术基金

    给昆曲开个小灶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1日 09版)

        在苏州昆剧院园林式的传习所,近日召开了“昆曲院团申报国家艺术基金专题座谈会”,全国7大昆曲院团齐聚一堂,畅所欲言,直面困难,咨询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与会者一致认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坚守中华美学精神,做好保护和传承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但“昆曲院团不能坐等资助和扶持,要主动出击,研究好国家艺术基金的申报指南,积极申报,接受专家评委的审核,用基金推动发展”。

        “这是国家艺术基金首次专门为一个剧种召开座谈会,体现了对昆曲的尊重。”在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看来,“昆曲以其写意诗画、精致典雅的审美特征成为东方审美的标杆,以其杰出的文化价值成为优秀戏曲艺术的集大成。”“我们要有文化自信,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昆曲也还会复兴,关键在于要有当代意识,唤醒年轻观众,出人出戏,要像青春版《牡丹亭》那样走出小圈子,成为现象级产品,国家艺术基金就要支持昆曲做这样的传承和发展”。

        “3年来,国家艺术基金共资助了2087个项目,资助总额达18.8亿元,而昆曲只申报成功12个项目,资助额仅为2000多万元,与昆曲的艺术地位不相匹配,希望能有更多的昆曲项目获得资助。但国家艺术基金有严格的申报程序和评审机制,不是随便能拿,更不可能网开一面,因此昆曲院团要主动了解基金,适应这种竞争择优的制度,用好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如是解释为昆曲院团开“小灶”的“良苦用心”。

        申报人才培养和传播推广资助有哪些要求?能否几个昆曲院团打包申请?昆曲要做国际巡演,可以获得怎样的资助?座谈会上,各昆曲剧院的负责人打开话匣子,纷纷道出自己的疑问和苦恼,国家艺术基金的负责人耐心作答,令院团长们很“解渴”。

        “原创昆曲《李清照》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实现了昆曲从传统戏到新编大戏的一次飞跃。”北方昆剧院院长杨凤一很庆幸得到过国家艺术基金的“阳光雨露”,她表示还要进一步学习指南,加强申报,用好国家艺术基金,多出昆曲精品,还可以做一些以前想做但没有实力做的事,比如开设昆曲编剧人才培训班和昆曲主奏人才培训班。

        “国家艺术基金是‘全过程’支持艺术生产,扩大了申报范围,能‘全方位’加强传承和发展。”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豁然开朗,除了支持原创剧目生产,国家艺术基金还有传播交流项目可以增加演出场次,人才培养项目可以培养编剧、作曲、昆舞等多方面专门人才,同时还可以策划相关展览,将多年积累的昆曲服饰、乐器、书画、史料进行展示,实现昆曲的“活态传承”。

        “60年前,浙江昆剧团的新编昆曲剧目《十五贯》成功演出,创造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历史佳话,而60年后,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十五贯》传承班,更让全剧团增强信心。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不仅仅是资金,而是为传统昆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支点。”浙江昆剧团团长周鸣岐激情发言,以前昆曲院团像大多数的院团一样,管理都是“毛估估”,有人还打自己的“小九九”,财务“说不清”,资金“用不明”,而现在国家艺术基金要求专款专用,有监督和巡查,严格按预算执行,这样倒逼院团规范和提升院团的管理,激活了院团的内生活力。

        “一味地哭穷叫苦不能解决问题,要主动出击,紧紧抓住国家艺术基金为基层院团打开的公平竞争的机会。”浙江永嘉昆剧团团长徐显眺通过座谈会端正了自己的认识:国家艺术基金不是扶贫,而是扶优,基层院团有为才有位,要利用好国家艺术基金,统筹好院团的创作生产,做到策划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持续推动院团的健康发展,让昆曲“源远流长、盛世留芳”。

        (本报记者 张玉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