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在北京工作的陈先生这个暑假带孩子回海口老家探亲,发现仅1年时间城市就变得有些陌生了: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同时他也有点担心,沿街的小摊小贩没了,那些儿时的味道还在吗?比如吃了近20年的广场路肠粉摊和新华南路清补凉。
“放心吧,都还在,晚上就带你去吃!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只不过他们都进店经营了,就餐环境更加舒适卫生,生意也更红火。”老同学阿涛这句话一下打消了陈先生的疑虑。
2015年7月,海口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下简称“双创”)工作,以为民、惠民、便民、利民为目的,先后打响了小街小巷改造、交通秩序整治等九大战役;重点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水体治理、交通设施等十大领域项目建设。
许多海口市民一开始对此并不买账。市民张女士说:“当时以为是一阵风式的运动,做做样子,而且觉得‘双创’断了流动摊贩的生计,埋下了社会不稳定的隐患。”甚至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致海口市委书记的一封信,反映一位流动摊贩因“双创”生计受影响的问题。
但海口市委、市政府以“欢迎市民为‘双创’多提建设性的宝贵意见,洗耳恭听吐槽”的态度,迎难而上。海口市民政局对因“双创”专项整治出现务工困难、家庭生活困难的人员进行摸底调查,面向“双创”一线工作单位开发出首批100个公益性岗位,留出部分岗位给占道经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同时结合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对有经营能力的困难户,市里优先协调解决他们的市场摊位,保证其稳定收入,还由各区发动民营企业向原流动摊贩送岗位,解决就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流动商贩1200多人得到妥善安置实现转岗、就业。
为进一步筑牢民生的“里子”,海口今年上半年民生支出64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0.1%。海口市市长倪强说:“我们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还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对群众反映菜价高的问题,组建了‘菜篮子’集团公司,完成平价菜销售网点签约建设253个,今年二季度,15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环比下降15.1%。对上学难的问题,我们在去年新增8000多个学位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新增学位7540个。对群众反映出行难的问题,我们推动公交行业改革,已完成收购5家民营公交公司、18条线路、198辆公交车,让公交回归民生本位。”
同时,海口对全市2434条小街小巷进行改造,已开工1576条、完工858条,群众对小街小巷改造满意度达95.2%;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63处;192条道路和12个小游园完成园林绿化美化;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城市积水点24处。
渐渐地,市民们发现,海口街边的卫生死角消失了,斑驳的墙壁刷新了,坑坑洼洼的小巷道变平坦了,农贸市场窗明几净,公园美丽如画,电动车也不再乱窜了。
市民开始对“双创”齐点赞,并主动入到扮靓城市“面子”的行列中。上坡社区18位老人加入劝导制止不文明、不卫生行为的队伍;72岁的白爱萍每天去公园锻炼时随手清扫垃圾;博桂社区居民林诗光无偿拿出自己的空地供社区建文化广场……
筑牢了“里子”,撑起了“面子”,也就激发了城市活力。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介绍:“在全国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海口民间投资连续18个月增长,今年上半年完成411.9亿元、增长27.3%,新增市场主体1.26万户、增长26%。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在全国35个城市排名中,海口取得了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进出口总额3个第一。”
(本报记者 王晓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