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追踪看落实】
盛夏高温,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打工农民周建军返乡探亲,看到自家地里的玉米又粗又壮,格外开心。2015年,他加入了由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6家家庭农场组建的土地托管联合体,耕、种、管、收、售全交给联合体“打理”,自己放心打工。
按照传统模式,农业经营主体单打独斗,无法做大做强。宿州市建立“企业为龙头,农场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把三大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成利益共同体和产业化链条,在融合发展中取得1+1+1>3的聚变效应。
整合产业链,分工协作联动发展
运输车辆川流不息,加工线上机器轰鸣,这是记者在皖神面制品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这个公司数十个面粉加工点每天运来数百吨面粉,一部分制成面条,供应全国连锁的著名超市,更多的面粉则被深加工成谷朊粉等产品出口创汇。
通过签订规范的生产服务合同,明确各方责、权、利,皖神公司与原先对面粉进行初级加工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结成分工协作关系,成立粮食产业联合体。作为龙头企业,皖神公司承担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以及统一制定生产规划和生产标准等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联龙头企业,下接家庭农场,起到纽带作用,依协议要求为家庭农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家庭农场主要按龙头企业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向龙头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如今,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从2012年9月最初的16家试点发展到195家,涉及农业企业19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95个、家庭农场1271个,覆盖了粮食生产、畜牧养殖、蔬菜水果、林木等各类农业主导产业,年产值在200亿元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了一艘“农业航母”。
整合要素链,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最近,埇桥区淮河粮食产业联合体的龙头企业——淮河种业公司为联合体内的4个家庭农场担保贷款800万元,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而家庭农场用流转土地经营权及待收获的粮食向淮河种业提供反担保,化解了企业的担保风险。此外,淮河种业公司在给家庭农场、合作社提供种肥等生产资料过程中,先垫付资金,日后在收购农产品时扣除,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
联合体运行之初,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的联合只停留在产销衔接、合同供货的单一层面,缺少资金、资产、品牌、技术、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合作。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三大经营主体通过生产要素相互融合,更好地实现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泗县富民农业产业联合体中,家庭农场带机加入农机合作社,形成了资产融合;萧县葡萄产业联合体中,龙头企业通过对家庭农场、合作社生产的产品进行严格检验后,统一使用企业的绿色食品葡萄品牌,大批优质葡萄进入高端消费市场,形成了品牌融合;天益青种业公司为家庭农场提供粮食晾晒场及仓储服务,解决了家庭农场大规模生产粮食无法晾晒储藏问题,形成了生产资料融合;多数联合体的龙头企业负责提供核心技术,并通过合作社将种养技术落实到家庭农场,形成了技术融合。
生产要素的融合,有效破解了资金、技术、市场等诸多问题,大大提升了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在坚持市场主导的基础上,市财政每年安排现代农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从财政、金融、保险、设施生产、农机装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联合体建设给予扶持。
整合利益链,互惠互利多方共赢
“联合体生产、经营、销售一体化,使三大农业经营主体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宿州市农委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联合体中,龙头企业通过直接与家庭农场联系,有了稳定的生产基地,确保了原料供给,降低了成本;龙头企业指导和监督家庭农场开展标准化生产,保障了企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求;通过规模采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家庭农场,还获取了差额利润。生产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协助龙头企业落实生产技术服务中获得一定服务费,在帮助龙头企业统一组织生产资料供应及产品回收中又能获得相应提成;服务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稳定的服务面积和集中连片的服务环境,使效益得到保障。家庭农场在联合体中得以快速壮大。龙头企业批量采购确保了农资价廉质优,合作社全程新设备、新技术服务,提高了家庭农场土地产出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龙头企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农产品,解决了家庭农场产品销售问题。2014年和2015年,加入宿州市联合体的家庭农场每亩平均可节本增效480多元,加入联合体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周边10%以上。
近两年来,宿州市部分联合体开始迈入“互联网+联合体”“循环经济+联合体”的升级版。前几年,砀山的黄桃罐头每箱卖不到40元,且常常滞销。2015年以来,该县的水果类联合体统一品牌,网上销售,同样的一箱卖出100多元。“联合体生产、加工、治污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下一环节的可用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宿州市农委负责人说。
宿州市的创新做法,得到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的充分肯定,连续3年写入安徽省委1号文件,在全省推广。
(本报记者 李陈续 本报通讯员 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