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

    作者:常晋芳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8日 02版)

        【哲学课】 

        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重新变成新“经院哲学”,不能丢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中,时代化是先导,而要完成这一光荣使命,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升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品格。马克思说:“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充分表明,它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理论哲学,而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具有很强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实践哲学,它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毛泽东把这一特点概括为“实事求是”。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重新变成新“经院哲学”,不能丢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特色。

     

        坚持问题导向,要找准真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当前国内研究者基本都认同这一点,但对于什么是真问题,什么是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二是当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实践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全球化、全球生态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经济新常态和新发展理念、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党执政水平、反腐败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公平正义与民生问题、依法治国、文化强国和意识形态建设、信息化与网络安全、科技自主创新等。当代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实践问题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哲学工作者责无旁贷、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坚持问题导向,要把握坚持、发展和创新的辩证统一。坚持那些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为正确和有价值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发展那些基本原理虽然没有过时,但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需要完善和更新的理论和方法,如经济全球化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创新那些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思考的重大问题,如信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当代科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

     

        坚持问题导向,还应防止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有害倾向。关于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表现和危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说得很具体、很形象。需要特别注意和防止的倾向是,一些研究者摆脱了传统哲学教科书的教条,试图“以西解马”,非批判地吸收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或其他西方思想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却往往陷入新的西方教条,导致“以西消(解)马”,歪曲乃至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和创新时代,没有任何理由故步自封、退缩逃避。我们应当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既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要积极建言献策,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实践问题,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