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内的“寻梦园”却没有假日的平静,学校的创客大学夏令营正在这里举办。3000多名学生齐聚这里充电“寻梦”,引发一派暑期创客新热潮。
“寻梦园”的前身,是学校于2008年创建的福建省高校首家大学生创业园。如今,这里已成为集“学习、实践、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实践平台。在平台的扶持下,学校师生获得各类专利125项目,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2个,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创业大赛奖励的400多项1200多人次。
构筑平台助起跑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寻梦园”是一座建筑面积达11000平方米的大厦。在一间会议室内,许进辰等5位同学正在就他们的创业计划书进行讨论:“这是我们的第六场讨论会了,今天应该可以拿出最终方案。”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创办者、学校董事长吴钦明告诉记者,“寻梦园”形成了完整的创新创业扶持链条,为创业团队构建专业化、市场化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园内的创业项目涉及高新技术、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文化创意、专利技术转化、管理咨询、科技信息服务、商务咨询、品牌营销策划等领域,已有45个大学生创业团队、10多个已经注册的各类初创企业、600余名学生入驻。
徜徉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记者发现,校内建立了文化创意园、跨境电商园、产学合作园、卖场体验园、校外产业园五大创新创业园区,为莘莘学子搭建起一个双创起跑的大平台。
全程培养促加速
7月5日,学校2016届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陈昌培同学从校长沈斐敏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即将走出校门的他已是一位“商海弄潮儿”。在校期间,他创立了福州三枣恋食品有限公司,并获得风险投资基金500万元的投资。“学校全面而新颖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我成长的加速器。”他这样说。
沈斐敏告诉记者,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学校已构建以“创意启迪、创新激发”为主要教学目标的通识课程,实现创新创业课程100%全覆盖。
为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学校还投放大量的资金,建起了类似于企业现场那样的实验室、实验基地。记者参观了该校与企业共建的一个企业运营仿真中心。在这个90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一套融合“企业、贸易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税务部门、工商部门”为一体的模拟仿真社会环境呈现眼前。学生从中进行贴近实际的经营和业务运作,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效果,并能为毕业论文选题与撰写提供素材和数据。
制度保障护起航
夏夜,学校的卖场体验园人头攒动。这里专门为尚需进一步了解和适应市场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预孵化服务,已培育出一批成功的学生创业典型。从这里走出的魏伟同学,毕业两年就注册创办3家企业,资产近千万元。
“学校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为同学们的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学校党委书记陈炳钦介绍,学校实施创新学分、主辅修等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和自主创业等成效折算为学分;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全心全意的制度保障,让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成为创新创业的乐园。目前,学校已孵化各类学生创业团队200多个,其中孵化注册企业21个,参与创业的学生达1500多人。
(本报记者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