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3日 星期六

    昆仑山下的那片热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群英谱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3日 03版)

        从新疆和田市出发,200公里的漫漫路程,全是戈壁沙漠。当巍峨的昆仑山在眼前露出了它雄伟的身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就到了。

     

        这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偏远的团场,平均海拔3000多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自1951年建场以来,这个仅有2712人的团场,却创造了许多兵团第一:无越级上访事件,无非法宗教活动,无安全生产事故,无超计划生育,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形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一牧场效应。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涌现出张永进、达芳、图妮等100多位国家级、省级和地区级先进模范人物。

     

        “不为条件所限,要用双手改变命运”

     

        一匹马,一个药箱,50多年来,他一个人默默地在昆仑山上奔波。他先后救治了2000多位少数民族职工,仅接生的孩子就达156人。他叫张永进,说起自己治病救人的事,这位被风沙侵蚀了半辈子、满脸皱纹的“喜喜连长”笑了起来:“一开始是看到羊生病了没办法,眼睁睁看着它们死去。后来看到职工群众得了病也没法救治,我就下决心要学医,为羊、为人治病。我13岁开始学医,取得了医师资格证和大专文凭。在一牧场苦不苦?苦。但越是艰苦我们越要发奋努力,用自己的努力换来后人的幸福。”

     

        新疆最早推行双语教学的达芳老师至今还记得,当年她19岁,骑着骆驼走了一天的路才来到连队小学。“说是小学,其实就一间房子,我住在里面,学生上课也在里面。我一个人教所有的课、所有的年级。而且少数民族学生占大多数,他们不懂汉语,我当时也不懂维吾尔语。但我有个信念:这都是一牧场职工的孩子,父辈没有上过学,现在一定不能再让孩子吃没有文化的亏了。要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

     

        一牧场党委书记施永学说:“一牧场自然条件差,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我们不为条件所限,要用双手改变命运。这种精神培育了一牧场英模辈出的良好社会氛围,涌现出这些令人尊敬的人物。”

     

        “尊重别人其实是在尊重自己”

     

        “我是1999年4月从甘肃农业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来一牧场工作的,当时是连队的畜牧技术员,第一件事就是尽快学习维吾尔语,只为更好地和少数民族职工交流交往交心。不管哪一个民族,尊重别人其实是在尊重自己。”现已是一牧场党委委员、副场长的蔡武基说道。

     

        张永进说:“少数民族兄弟有许多优点,他们待人真诚,热情好客。50年前,我没有钱买鞋,天天光着脚在山上放牧,买买提塔乌拉·小白地就用羊皮给我做了一双皮靴。皮靴早穿坏了,但这份情谊我至今都没忘。”

     

        图妮莎罕·阿不杜热合曼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连队党支部书记,看到一位汉族老职工因为孩子不在身边,生病多日无人照料,就动员丈夫全家人当起了“临时护工”。她说:“他们为一牧场的建设发展作出过贡献,我们照顾他们是应该的。”

     

        一牧场场长田玉山深情地说:“一牧场多年来形成了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这其中,英模人物的表率作用是很大的。”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达芳告诉记者,一牧场学校80%以上的学生是寄宿生,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她和老师们常常放弃休息日,为孩子们洗澡、洗被褥、理发。为让孩子们吃得有营养,她们种核桃、种菜、养鸡养羊……

     

        蔡武基永远记得,刚担任连队畜牧技术员时,因腹泻传染死亡羔羊竟达1500只左右。没有试验仪器,他从孕羊管理、生产过程、小羔管理、羊圈消毒等每一个环节进行研究分析,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终于发现羔羊死亡是因为细菌传染。随后,他积极实验,寻找配方,彻底解决了羔羊死亡率高的问题。“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这是我来这里后想到的,也是我至今为之奋斗的。”蔡武基说。

     

        十四师政委赵建东感慨地说:“一牧场这片土地涌现出这么多英模人物,是与他们常年坚持思想教育有关的,与他们坚持民族团结一家亲教育有关,与他们坚持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有关,这样的英模人物越多,我们的社会就越有正能量。”(本报记者 王 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