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0日 星期三

    智库建设与评价热点问答

    作者: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0日 16版)

        编者按:互联网时代,线上交流成为沟通各界的便捷渠道。为了给更多智库建设者、关注者提供与专家交流的机会,我们在会前征集热心网友提问,并精选了其中几个问题,请专家给出精要解答——

        Q 黄昊(复旦发展研究院):网络时代,智库想要抓人眼球、走红于网络很容易,比如使用噱头、贪新骛奇等。那么,智库的网络影响力是否可由点击量或评论数来决定?如何保证其科学性和严肃性?

        张洪忠:第一,智库不同于意见领袖(大V),智库需要专业性、理性表达,不能通俗化、感性地表达。但后者往往比前者能获得更多的点击量和评论数,这就决定直接的点击量、评论数不能简单定义智库的影响力。第二,智库的社会影响更多是通过多级传播间接实现的,通过有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政府、社会机构等的解读阐释来获得社会影响力。

        由此可见,要保证智库网络影响力的科学性、严肃性,根本因素仍然在于智库研究方向的选择、研究成果的质量、研究态度的端正,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

        Q 贾敏(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智库建设如何在塑造国际话语权与讲好中国故事之间寻找平衡?在实践中如何协调二者关系?

        柯银斌:塑造国际话语权与讲好中国故事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事,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也就是说,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塑造国际话语权。除讲好中国故事外,塑造国际话语权还应有其他手段和方式,例如讲好外国故事和人类社会的故事。在评价智库影响力时,我们应当把塑造国际话语权作为一级指标,而把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二级指标。

        Q 刘西忠(江苏省社科联):党委政府决策者是智库的首要客户,网络只是决策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更多信息是通过内参来获取的。那么,智库的网络影响力是否与决策影响力正相关?

        李刚:智库网络影响力与决策影响力存在正相关关系。网络已经成为政策过程的基本环境和平台,网络渗透到议程设置、政策调研辩论、协同决策、政策路演、政策评估的各种环境,一般而言,网络影响力越大的智库对决策的影响力就越大。随着我国从封闭决策模式向开放决策模式转变,智库网络影响力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Q 王珩(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我所在的学院完成了一项市区规划调研报告,但苦于没有官方途径递交相关领导。“互联网+”时代,高校智库如何寻求畅通的资政渠道?

        丁元竹:前不久我遇到一家社会智库负责人,他告诉我,这几年他们的研究,因为课题重要、成果扎实,所以引发了媒体关注。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决策者注意。最终,研究成果通过这样“自下而上”的渠道被决策层采用。这说明一个问题:越是提供科学的、有影响力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越善于通过媒体把它传播出去,越有可能赢得影响决策、参与决策的机会。

        Q 王阳(新华社):传播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如何看待智库拥有自己的传播力这一发展趋势?此外,智库通过自建媒体和借助专业媒体进行传播这二者之间在受众、效果等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别?

        王斯敏:智库拥有自己的传播力是智库发挥资政、启民两大功用的必然选择,也是自媒体时代赋予智库的一大便利。在这一趋势中,必须注意:智库媒体化必须适度,要基于自身拥有较强研究能力、能够持续推出专业化研究成果的前提,进行有效传播。

        智库的自媒体传播,与自身资源网络的搭建关系密切,具有很高的依存度。自身资源网络、受众网络营建较好的智库,自媒体传播的有效阅读量较大,多属于精准化分众传播;而专业媒体传播覆盖面更广、公信力更高,且专业媒体较早介入传播前端环节,有利于作出更具传播力、影响力的整体传播策划,扩大社会效应。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