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90后】
他带着1.5吨的科研设备,在南极内陆收集实验数据;他登上南极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光着膀子拍照留念……他便是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究生——90后小伙潘曜。
与许多在校大学生不同,1992年出生的潘曜,在大四时就立志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为了尽早适应南极的环境,他在校园的跑道上锻炼体能,风雨无阻。同时,他拜入太原理工大学极地科考专家窦银科教授门下,刻苦钻研,储备知识。凭借全面的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他在一系列测试中脱颖而出。2015年11月,潘曜成为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最年轻的一员。
随队前往南极开展工作,让潘曜倍感鼓舞也深感压力。自从登上“雪龙号”科考船,他就开始了“一天五吐”的生活。困难没有打倒潘曜,在逐渐克服晕船的不适后,他担任了队伍的文娱委员,组织了多项文体活动,与队友们也渐渐熟悉起来。2015年12月4日,潘曜成功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
南极一行并不轻松,危险也时时相随。在前往昆仑站的路上,潘曜承担全程冰雷达观测任务和冰雪表面精细化监测任务。在极昼、极低温和缺氧的环境下,他每天早晨6点准时为雷达供电,时刻关注雷达和冰雪监测仪工作情况,每晚还要抱着四块25公斤的电池去发电舱为设备充电,之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在昆仑站期间,他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下安装了冰物质过程监测站。中国南极科考历史上首次获取了昆仑站地区十米深的温度数据,并通过卫星网络实时传回实验室。回程途中,他又克服风速达30米每秒、能见度仅5米的暴风雪环境,成功安装了全部科研设备。
在整个考察任务中,潘曜共携带过5套冰物质过程监测系统、1套冰盖表面特征监测系统、2套冰川移动监测系统、1套探冰雷达,成功完成所有既定科研任务。尽管条件艰苦,不能洗澡、每日一顿航空餐,但潘曜说:“这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能够参与国家极地考察事业的光荣和使命。”(本报记者 任 欢 本报通讯员 李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