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0日 星期三

    治国理政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冯俊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0日 13版)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供给。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接连用了五个“面对”、五个“如何”和五个“迫切需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寄予厚望:“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反映时代呼声,引领时代步伐,发现中国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总结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为治国理政当好参谋和智库。

     

    治国理政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指导、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哲学社会科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必须是以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这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实践不断地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凝练、提升和升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系统化、理论化。

     

        共产党治国理政首先要解决立场观点、为什么人的问题,领导者要始终牢记是为谁服务、为谁理政,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必须清楚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治国理政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为根本价值取向。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要研究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维护和增进人民的权力和利益。

     

        哲学社会科学要为治国理政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治国理政的总开关,是每一位执政者应该掌握的看家本领和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广大干部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思维方法,学会调查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十个指头弹钢琴和统筹兼顾等工作方法,这些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来深入研究和推广普及。

     

    治国理政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把握时代脉搏、世界大势和中国国情

     

        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需要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治国理政首先就需要认清我们是在什么环境下执政,人类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中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世界的大潮大势是朝哪个方向发展,需要认清历史方位,辨认前进方向,掌握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风云际会,国家领土主权问题,国际事务争议问题,能源资源争夺问题,科技和经济的人才、信息争抢问题,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反恐和国家安全问题,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文化霸权问题等,都涉及政治学、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国际法学、民族宗教理论等哲学社会科学众多学科以及自然科学许多门类的深入研究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当今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虽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中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如何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对于中国国情的这些认识、思考和对策既是哲学社会科学以往研究取得的成果,同时还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趋势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判断。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治国理政的主体,正经受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正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如何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从严治党,从而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这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从党史、党建、经济、法律、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略。

     

    治国理政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说:“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给治国理政和哲学社会科学都提出了许多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从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和治国理政的需要来看,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关注中国现实,提出中国问题,不仅要提供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还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困难新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发展起来后和未发展起来相比不是问题少了而是问题更多、更为复杂了。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既要提出问题,还要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既是治国理政的当务之急,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紧迫的课题。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建设一批国家急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对于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问题,对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前沿性的问题,对于党情政情社情中反映出来的紧迫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都要加紧研究、重点研究或全力研究。这些研究既能助力治国理政,也能促进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中国的实践和探索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例如中国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脱贫问题、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问题,还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协商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党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外国政党都觉得中国的经验可学可用,但是这些中国经验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总结提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要以国际上听得懂的话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要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局面,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要让世界接受中国话语、习惯中国话语,使中国话语成为世界话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治国理政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重点在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的建设,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建设,这些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和努力的方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治国理政取得了新成就,进入了新阶段,推向了新境界。下一阶段,要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仍然要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进行。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的建设,促进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通过“十三五”时期的目标规划、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协调推进,稳步有序地完成各项任务,确保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破除不适应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要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各种具体的制度安排和各种规章、规范和规矩,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国家;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要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依规管党结合起来,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治国理政和国家治理也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篇章。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