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断尾可以再生、海参的消化系统也能再生……会不会有一天,人类的器官和组织也能再生?日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再生医学中心主任戴建武研究员,受邀在瑞典召开的欧洲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术年会上做大会报告。在他看来,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再生医学的进步,让这一梦想不难成真,“人无法永生,但再生医学能让我们把身体里的‘坏零件’换成‘好零件’,不仅能够延长寿命,还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质量”。
令国际同行关注的再生医学成果
在欧洲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术年会上的大会报告,让戴建武带领团队在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国际学术界所关注。
其实,此前,戴建武团队已经有了近15年的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目前这些再生医学研究成果正陆续进入临床研究。
2013年,他们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进行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研究,利用结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的胶原生物材料修复患者的瘢痕化子宫壁。目前已经有8位患者当上了妈妈。2015年4月,他们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首例“神经再生胶原支架结合间充质干细胞”手术,治疗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经过一年康复,这位患者已经能借助护具行走,神经电生理仪器检测表明,患者原本断裂的神经已经连接起来。2015年4月,戴建武团队与北京干细胞库及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合作,进行了首例开展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疾病的临床研究。2016年3月,戴建武主持的首例“可注射胶原支架”结合干细胞治疗心衰的临床手术在南京鼓楼医院顺利完成,手术三个月后患者原本肥大的心脏已经明显缩小,心脏功能有显著提升……
戴建武的研究不止这些。在再生医学领域,特别是智能生物医学材料方面,他也成了被国际学界追赶的人。
研制构建再生微环境的生物材料
戴建武说:“公众比较熟悉的干细胞,只是再生医学的一部分,是组织和器官再生的‘原料’之一。除此之外,再生医学既要研制出适合的生物材料,为再生提供适合的物理化学空间,也要研究清楚再生的‘信号’和‘因子’,也就是什么因素能够诱发再生。”
戴建武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构建适合组织再生的微环境。他举例说:“子宫内膜修复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支架材料放入子宫中,心肌再生的难点在于血管再生,脊髓神经再生的难点在于引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他们的目标,就是针对每一种组织、器官发育的特点,准确找到再生的“切入点”,研发出能为再生提供良好环境的新材料。
比如,在脊髓损伤的研究中,戴建武团队就发现,导致患者瘫痪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损伤部位会形成抑制神经再生的微环境,使大量神经干细胞没能分化为神经元细胞,而是变成了阻碍神经再生的胶质细胞。而戴建武团队研发的胶原蛋白支架,正是要改变这种微环境,为断掉的神经搭建一座“桥”,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引导神经再生。
戴建武的一些发现,也对生命科学现有的一些基础理论提出了挑战。比如,一般认为心肌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但戴建武在动物实验中却发现,植入再生胶原支架的猪,其心肌能再生并恢复功能。
和患者一起攻克世界难题
也有人提出质疑:“人类个体的差异性很大,有些成功是不是只是偶然的,这些患者采用传统疗法也会康复?”
“当然,再生医学是一门科学,有它的适应征和局限性。”面对质疑,戴建武强调,脊髓损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没有有效经验可以借鉴,“而中枢神经再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运动能力的恢复更是肌肉、外周神经协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像感冒治疗那样药到病除。不过我们确实需要进行更多临床研究和更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来不断改进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治疗效果。”
因此,目前戴建武最需要的,是足够多的急性完全性损伤病例。“我们近期将加大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再生医学修复的临床研究规模。这一手术最好在受伤后的一周内进行,希望患者或医院能够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希望能和患者一起努力,不断创新再生医学技术,攻克脊髓损伤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
“我国现有脊髓损伤患者超过200万人,这种伤害往往是由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患者多为青壮年。他们的受伤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家庭的悲剧、社会的负担。我的理想是建立几个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中心。在那里,不仅能实施手术治疗,还能为患者提供规范、持续的康复训练,让患者最终能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本报记者 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