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文学代际问题、什么诗的长短问题、什么“底层”叙事等等,实在是放在一个具体的作家身上和针对一部具体的作品都显得太“宏观”、太“大而无当”了。
学院派批评最大的诟病就是所谓学术理论批评框架的“生搬硬套”和“空转”。以致长期以来,我们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少了许多,对作家的身世经历却研究得多了。而原本应该“活色生香”的文学人物,也被沉甸甸的所谓“文学史”遮蔽得“了无一点生趣”。
文学究竟如何才能使人“可读”,如何才能使人“可爱”!
——朱小如
(摘自《芳草》杂志2016年第3期)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日报》”。
报 纸 |
杂 志 |
什么文学代际问题、什么诗的长短问题、什么“底层”叙事等等,实在是放在一个具体的作家身上和针对一部具体的作品都显得太“宏观”、太“大而无当”了。
学院派批评最大的诟病就是所谓学术理论批评框架的“生搬硬套”和“空转”。以致长期以来,我们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少了许多,对作家的身世经历却研究得多了。而原本应该“活色生香”的文学人物,也被沉甸甸的所谓“文学史”遮蔽得“了无一点生趣”。
文学究竟如何才能使人“可读”,如何才能使人“可爱”!
——朱小如
(摘自《芳草》杂志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