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8日 星期一

    《十三亿分贝》:“乡音”里的文化魅力

    作者:李宁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8日 14版)
    音乐节目《十三亿分贝》海报 资料图片

        【荧屏热评】

     

        首档全民互动的方言保护音乐节目《十三亿分贝》,为了全面展现中国各地的方言,在全国32个省份的159座城市里零门槛海选寻找“乡音”,不禁让我想到该节目领队汪涵的“响应”计划。该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建立档案库。如果说,“响应”计划是“折射”湖南方言的一面小镜子,那么《十三亿分贝》则是展示中国方言的一面大镜子。它让“每10天消失一种方言”的现实,进入大众媒体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讨论的话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三亿分贝》成了“响应”计划的姊妹篇,延续了乡音、乡情的记录,提高了全民保护中国语言资源的意识,也直接承载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这可以看作是文化的传承。

     

        在《十三亿分贝》中,观众不仅听到一首首带有“乡音”的音乐,更感受到这些方言音乐背后所包含的本土文化与情感。也就是说,每一首方言音乐背后都蕴含着当地习俗和文化的传承,既有亲情,又有乡情。就像文化学者余秋雨所说,“世俗也是文化基础,是文化构架的根基,是推动精雅文化不断变革的动力。它比精雅文化更天然,更贴近民族的生态,容易深入人心。”如此说来,《十三亿分贝》展示的不同地域的方言音乐,就是多样文化的体现,也是这种文化的内在精神的延续与扩张,从而形成了以地域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不同于一些浮光掠影的综艺节目,《十三亿分贝》以“地方话”为演唱形式进行原创、改编、翻唱等创作,同时采用“录制即直播”的方式,将明星和音乐人交流产生的文化因子全部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一形态与节目的主题相一致,更容易捕捉现场的意外惊喜与争夺音乐人的欢乐场景,还与观众产生一种互动,生动地表现出“乡音”里的文化魅力。

     

        《十三亿分贝》试图用最具代表性的方言音乐,直击观众的内心,传递出埋藏在内心的情感。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背着行囊远离家乡,在浮躁而喧嚣的环境中生存成长。在“他乡”与“故乡”的二元对立中,我们是矛盾的。“故乡”一方面离我们越来越远;另一方面,“他乡”又引起我们无限的热爱。以至于我们曾经熟悉的“乡音”与我们渐行渐远,甚至成为“绝响”。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农村乡土文化的嬗变和式微。《十三亿分贝》中来自山西、台湾、湖南、广东、四川、重庆、北京等地的方言歌手纷纷用乡音表达音乐的魅力,阐释浓浓的乡情,揭示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与人性柔美的纯粹品性,让我们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切和感动。再者,中西贯通、南腔北调的节目定位寓教于乐、轻松快乐,又给这段乡音乡情增添了一份乐趣。如此,对于观众来说,在观看明星与音乐人用方言交流、方言歌唱、方言传情的时候,也被这股文化的“乡”味所感染。

     

        乡村在城市化,乡音也跟随城市不断变迁、融合。《十三亿分贝》另辟蹊径,将乡音与音乐作为核心元素,搭建起作品与观众心灵的桥梁,从而在深层次上读解出具有反思意味的、对于故乡故土的独特情怀,抒写独特的地域文化,并阐述着中国人的精神诉求与审美需求。(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