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来,如何建设先行示范区,成为摆在这个我国“最绿”的省份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年来,福建在树好生态文明标杆、实施绿色化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有一个坚实的“绿色高地”——福建农林大学。在这片“高地”上,一个个前沿思想从这里萌发、一枚枚科技成果在这里成熟、一支支人才队伍从这里涌现,学校也因此成为福建绿色发展的思想库、驱动创新的科技库、生态建设的人才库。
智慧照亮探索之路
作为一所具有近80年办学历史的高等农林院校和省重点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正努力成为福建生态建设的“思想库”。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表示:“学校正凝聚各界力量和智慧,积极探索,努力攻关,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智库和研究服务平台,为福建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一粒智慧的种子,能带来一片绿色生机。近年来,围绕着福建绿色发展战略的各个方面,福建农林大学成立了一个个相关的研究机构。2012年,学校牵头成立南方水土保持研究院,着重开展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及其相关领域的关键性、基础性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去年,学校与两岸有关机构又联合组建“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全面提升红壤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水平。2014年,学校成立福建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中心主要在生态技术创新与管理、生态经济管理体制创新、生态文明经济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特色鲜明的学术研究。”中心主任、学校管理学院院长陈秋华教授这样说。
科技助力绿色发展
在福建农林大学的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教授告诉记者,日前,他的“干旱半干旱区菌草防风固沙技术”已经通过技术鉴定,“这对我国广袤的干旱、半干旱沙地治理和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30年前,为解决传统菌业生产与林业生态平衡的矛盾,林占熺发明了菌草技术。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在全国453个县(市、区)推广应用,并传播到全球97个国家。
一项发明推动一个产业,一项技术带来一片绿色。为了在生态建设中抢占科技制高点,福建农林大学成立海峡联合研究院,引进一批国际顶尖团队,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农艺技术结合,开展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培育,创造出一个个蜚声海内外的尖端科技成果。小菜蛾病虫害生态防控、Bt生物农药持续创新、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等成果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松材线虫病防治、松墨天牛控制技术等填补了国家林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技术空白。
合力培育栋梁之材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急需大批既懂技术、又有创新思维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积极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方式,打造出一支支深受社会青睐的“绿色大军”。
2015年,该校创新班首批251名毕业生走出校门。他们拥有一张张非常亮眼的“成绩单”:先后3次捧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团体“优胜杯”,累计获国家级“挑战杯”奖项30项。“创新班是一个帮助我们成才的好平台。”2011级创新2班的郑帅同学说,学校给予他们很多支持,使其得以提早接触农林科研前沿。
学校还发挥闽台交流和国际合作优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林学院院长马祥庆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农学、植保、园艺和林学4个传统农林专业,与台湾大学、台湾中兴大学等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形成了“教师互访讲学、学生互换培养”的合作办学形式。同时,学校还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等海外高校建立校级合作,联合培养大学生,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参与国际农林业科技交流合作能力。
(本报记者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