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撷英】
多年来的交往接触,知道汪友农先生性格和蔼,谦虚礼让,在艺术的园圃中埋头耕耘,始终遵循前辈们关于艺术乃“寂寞之道”的教导,这样的精神尤其令人敬重。
1939年生于安徽芜湖附近南陵县一个翰墨之家的汪友农,幼承家学,其父热爱书画,深通古典。汪友农少年时追随女诗人丁宁学习诗词,打下良好的功底,早在中学时期就显露出赋诗的才能,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感慨益深,他的诗词创作也终身不辍。不过,青年汪友农的最爱还是绘画,他很勤奋更有才华,我见到他早年作品,的确是可造之才。
改革开放新时期为汪友农的艺术发展开拓了空间。30多年来,汪友农在山水画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认真从临摹入手,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笔墨语言和程式技法,尤其对于古人的石法、树法,有了深深地体会。加之他深入黄山、九华山的体验感受,使他的山水画充满活泼的生命力量。
汪友农一生热爱艺术,他青年时期积极从事创作,坚忍刻苦,甘守寂寞,更令他的艺术深沉厚重,格调高古。记得我曾到他家里拜访,见到他部分山水画作品,章法讲究,树石磊落,溪泉流响,笔墨深厚酣畅。更有许多花鸟画作品也画得很精彩,各种花卉禽鸟,充满情趣,笔墨淋漓,色彩饱满,尤其所画苍鹰气势雄放,抒发出画家胸中郁积块垒,形神兼备,不可多得。
汪友农晚年居于深圳,仍然笔耕不辍,勤于探索,他对于艺术的深爱令我感动。近日,在北京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汪友农中国画艺术展题为“梦回新安”,既指汪友农晚年对新安画派的回归,也指晚年他寓居客乡时对家乡皖南的回望与思念。
(孙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