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欧关系第五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回首过去四十年,中欧合作成绩斐然。双方结成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贸易额增长了约200倍,目前年度双向人员往来已超过600万人次,成为各自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
成长过程难免伴随烦恼。由于意识形态、发展阶段的不同,中欧之间时有磕磕碰碰。今年的钢铁产能过剩和欧盟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义务问题就极具代表性。在迈向“五十而知天命”的下一个十年里,中欧关系应该怎么走,大家都很关注和期待。
其实中国早已给出了答案。中国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发展对欧关系中也同样秉持这一信念。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总部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时,提出中欧共同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得到欧方领导人的积极响应。中国和欧盟完全可以将中欧关系打造成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伙伴关系的典范。
中欧关系已经超越双边,影响全球。中国和欧盟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都曾经历战火的洗礼,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多边不要单边是双方的共识。当前世界已成为“地球村”,一两个国家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所有全球性问题。中国和欧盟应该携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欧合作可谓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当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更开阔些时,就会发现中欧发展利益契合点多、互利共赢特征明显。欧盟已连续12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双方合作并未止步于此。近年来,中欧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双向投资和金融合作有序推进,科技合作、人文交流更是亮点纷呈。当前中国正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这与欧盟的发展理念也有很多契合之处。双方完全可以深挖潜力,同对方分享自身发展的机遇和红利,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促进自身发展。
中欧相处应该超越分歧,合作共赢。中欧之间的确面临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一些老问题、新挑战,解决的关键在于双方相互尊重,相向而行。对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要放下“有色眼镜”,多一些客观、理性、包容和理解。涉及实际利益的问题,应本着互惠互利的精神,加强沟通协调,有取有予,实现双赢。相信只要坚持友好合作的主流,矛盾和分歧终将得到调控和化解。
第十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即将在北京举行。中欧将如何掌控双方关系发展的大方向,规划下阶段发展蓝图,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新的重要贡献?我们拭目以待。
(欧明久)